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平顶山市石龙区欣喜育出优质槐媒“交际花”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时间:2025-04-18 08:43:3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着汉服,游泉上,赏槐景,享健康!本届活动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槐花采摘、文艺演出、民俗展示、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4月17日,平顶山市石龙区泉上村党支部书记程信在第二届槐花节开幕仪式上介绍说。

  据程信介绍,近年来,平顶山市石龙区龙兴街道泉上村,在石龙区区委、区政府和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以“五星”支部建设为抓手,以产业振兴为核心,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集体经济从2022年的接近于零跃升至2024年的74万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百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们以“石”破题,以“槐”为媒,以“文”赋能,以“旅”兴业,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精品民宿、百鸟园、亲子乐园等项目,让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变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爆款”。依托富硒土壤,种植了200亩林果试验田、800亩中草药,打造了“认养一棵树”“智慧蜜境产业园”等新业态。引入光农互补模式,将光伏产业与中草药种植、民宿经济深度融合。

  “泉上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宜人。拥有400亩丰富的槐树资源,每到四月,槐花盛开,漫山遍野一片洁白,花香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采摘。举办槐花文化活动,旨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展示泉上村的独特魅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平台,让大家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乡村的淳朴风情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石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熊志刚介绍说。

  钟灵毓秀山 + 团结奋进人,取得傲人佳绩

  泉上村,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因唐朝元结隐居而得名,因“五龙泉”潺潺流过而闻名。村庄整体资源禀赋较好,兼具文化、自然资源等条件,是先导片区规划的重点村。在文化资源方面,有元次山墓(省级文保单位)、白龙庙、汝瓷研学基地。在自然资源方面,该村以石闻名,曾大量出产上水石、景观石等特产,地势高低起伏但落差不大,各类景观错落有致,林地面积900余亩,其中400余亩为槐花林,村内还有常年流水的“五龙泉”,汇聚成小河蜿蜒流过,沿途三道溢流坝连接出新的生态景观。

  龙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依据泉上实际情况制定了该村的整体发展布局,即依托本地自然、文化资源及上级相关政策支持,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提质改造工程,以“石”破题,用石头做表达,全链条激活“石文化”价值,从文化体验、林下拓展、休闲旅游等角度出发,落地浯溪文化游园、小石头狂想园、泉上品牌故事馆、半日食光等十四个业态,打造集休闲度假、研学体验、拓展娱乐于一体的新泉上。之后他们又与浙江乡立方团队进行对接沟通,进一步完善了以泉上村为核心的大环线建设方案及具体细节。

  在持续完善规划的同时,该街道积极向上级申请各类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仅2024年,涉及泉上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确定入库项目的总额已达1900余万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泉上村党支部书记程信的带领下,泉上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他们从人居环境整治着手,从小处上手,通过贷款、卖牛,发动村民筹工筹劳,募捐等办法筹集资金150余万元。利用这笔资金,完成了河道修缮治理,建设了小游园,村居环境焕然一新,赢得了全村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为之后农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石龙区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泉上村已经获得红旗26次,近期连续6个月获得红旗。

  在产业发展上,他们先后谋划了蔬菜瓜果种植、中草药种植、养殖、游乐园、百鸟园等具体项目。街道大力支持,领导牵头成立专班,专门协调解决土地流转、项目审批等难题,并亲自带队去洛阳、安阳、许昌等地相关企业考察学习,协调合作事项。主要负责领导全程跟进,帮助协调用地、用电、用水等具体事项,完善项目资料,联络涉及行业部门,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包村责任组长,在帮助处理具体事务的同时,积极强化党建引领,党建产业两手抓,指导该村在组织建设及各软件方面上实现较大提升,在2024年度“五星”考核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从“深闺无人”到“网红爆款”,精品民宿被盘活

  “现在民宿18个床位,早早就在网上被预订完了,根本不够住,还得扩建!我们来了都抢不到!”龙兴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

  被400多亩槐花幽香浸润的槐林优居民宿项目总投资858万元,在完工初期,因泉上村当时基础条件较为一般,且位置较偏,很多人不看好。针对这种情况,龙兴街道快速为其申报民宿沿线柏油路项目,协调区农水局、自然资源局铺设周边草坪、种植景观树,引入从事网络行业的经营方,组建了直播团队,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展示民宿良好硬件水平和周边环境,发起‘槐林秘境’话题,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荣登三项流量话题榜首,周边县市区乃至省外到访游客持续增加,带动民宿周末、节假日入住率100%,年均营收突破300万元,成功将该项目提升为当前的龙头引流项目,进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泉上投资开发。

  “荒山”变“金山”,投资项目纷至杳来

  在龙兴街道的具体帮扶下,泉上村完成了对辖区内闲置且可利用林草地、坑塘水系、废弃工矿地的全面梳理,对发挥效益不好,未履约缴纳租金的集中收回村集体统一开发。

  通过清查,盘活林地900余亩,工矿地30亩,荒草地800亩,废旧宅院5处,坑塘4处。依托石龙区富硒土壤(硒含量0.4-3.0mg/kg),建成西瓜、甜瓜、红皮花生种植基地200亩,并通过绿色认证,年产量超50万斤。

  组织种植油茶树、酸枣树等经济作物,配套滴灌系统、智能监测设备,预计丰产期年产值达150万元,他们还拟推出“认养一棵树”活动,游客可参与采摘、加工,并规划开发酸枣茶、山茶油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价值。

  引入平顶山市隆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大环线沿线半坡荒地承包土地110余亩,投资300万元,建设采摘园、萌宠乐园、亲子乐园,预计下半年投入运营。

  引入河南洪瑞实业集团,规模化种植野山楂、药用牡丹、芍药、辛夷等中草药,在洽谈及初期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对泉上的发展前景愈加认可,持续追加投资,在原有的800余亩土地的基础上,又签订了900亩土地的承包合同,并更新了旅游、餐饮、加工厂等项目规划,目前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下半年投入运营。去年以来种植山楂近3万株,药牡丹120亩,芍药近100亩,辛夷1200株,知母200亩,粉葛100亩,金银花50亩,紫花槐500株,柿子树530棵,樱花200株,桃树1000株,共计近1000亩,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开工以来为本地群众增收70余万元。

  该公司还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草光互补”新模式,协调平顶山市绿巨人豫风能源有限公司对光伏设备间隙及版下土地进行再规划利用,种植观赏林木、果树、中草药、菌菇等产品。该公司已经立项投资泉上游乐项目,其中包含热气球、无动力小火车等,为整体旅游规划补上了关键一环。

  在顺利与河南宏瑞实业集团、绿巨人集团达成合作后,他们还谋划打造中草药设施农业产业园,计划用三年时间种植4500余亩,带动泉上、北郎店两个村200余户群众参与,实现年均户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

  “槐花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是泉上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槐花文化活动,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具有泉上村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努力把泉上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泉上村党支部书记程信表示。

编辑:熊炎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