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李阳
4月10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郸城县支行向郸城县宜路永信粮油有限公司成功发放1000万元粮棉油收购信用贷款。该笔贷款创新采用“信保基金”模式,专项用于企业收购玉米秋粮作物,有效缓解了县域粮食收购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确保了农民“粮出手、钱到手”,为稳定粮食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撑。
聚焦主责主业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作为郸城县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2024年玉米丰收后,部分农户和粮食经纪人手中仍有余粮待售,为保障玉米收购市场平稳运行,在了解到郸城县宜路永信粮油有限公司因扩大2024年产玉米收购规模面临资金缺口后,支行迅速开始办贷流程,确保收购资金及时到位,这笔贷款有效解决了该公司面临的收购资金紧张问题。
创新服务模式 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此次贷款投放凸显三大创新亮点:突破传统抵押担保限制,采用纯信用贷款方式;引入郸城县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政银企”三方协作降低信贷风险;执行优惠利率,较同类商业贷款低1个百分点,预计可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0万元。
强化闭环管理 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为确保政策性资金精准滴灌,支行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在贷前阶段,严格核查企业粮食收购资质和仓储能力;贷中环节,要求企业在农发行开立专用账户,实行“钱随粮走”的封闭运行管理;贷后管理上,客户经理定期核查粮食库存,运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动态监管。
目前,宜路永信公司已与郸城县15个乡镇的种粮大户签订收购协议,预计可收购玉米5000吨,辐射带动周边200余农户增收。收购的粮食将优先供应本地饲料加工企业和省级粮食储备库,形成“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效应。
数据显示,该行近年来已累计投放粮棉油收购贷款1.1亿元,近年已投放1000万元,预计全年可投放7200万元,充分发挥了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
农发行周口市郸城县支行以创新金融产品破解传统农业融资困境,这笔1000万元贷款的背后,连接着千家万户农民的“粮袋子”和企业的“钱袋子”,奋力书写金融支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