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信阳市浉河区:集聚人才第一资源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时间:2025-04-22 15:44:3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昕 蔡蕾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浉河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打造人才“强磁场”,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打好“招引牌”,筑牢乡村振兴“智力根基”。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高校+人才”模式,先后与中国农科院、郑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搭建团队共引、平台共建、项目共研、难题共解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建立产学研基地22个,科技小院5个,柔性引进专家团队200余人。选聘政治素质高、致富带富能力强、关心农村发展的“名誉村长”202人,推动人才、技术、产业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以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信阳人才日”“万名学子回归工程”为契机,去年以来共引进省外正高2人、副高4人,博士后6人。建立浉河籍在外人才库1336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外建支部作用,引导在外人才回报家乡。90后乡村发展设计师鲁曼返乡创办的见山咖啡,吸引大批游客前去打卡。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省、市级“科技副总”7人到企业任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争取省派博士服务团成员、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黄双杰博士到区茶产业发展中心挂职,推动“两茶”产业链“强筋壮骨”。

  打好“培育牌”,激活乡村振兴“核心动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加强技能大师、非遗文化传承人等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培育国家和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中国高级技能大师2名、中国制茶大师5名。加强文旅产业主理人培育力度,招引国内知名主理人8人,培养本土主理人42人,“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不断汇聚在茶乡。持续推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4万余人,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队伍。搭建“产业+”“科研+”“创业+”等干事创业平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建强村级干部人才队伍,聚焦村党组织书记,每月举办“双强”讲堂,提升致富带富能力,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聚焦村“两委”干部,实行分岗明责,每年开展全覆盖对口培训;用好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驻村选调生等人才资源,提升抓振兴、抓治理的能力水平。

  打好“服务牌”,打造乡村振兴“人才磁场”。“留人先留心”,想让人才在乡村扎根,就必须用心留住人才。一方面,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爱,建立区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关心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楼畈村建立全市首个乡土人才工作站,完善村级乡土人才信息库,建立村干部联系服务在外人才制度,与在外人才“常联系、话乡情、讲产业、谋发展、叙乡愁”,把工作站打造成联系在外人才的“暖心港”“连心桥”。全区涌现出一大批以省级非遗传承人汪发涛、“雁归之星”刘存存等为代表的优秀乡土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将优秀人才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让他们在政治上有身份、社会上有地位,增强人才荣誉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持续释放归雁效应,形成热爱家乡、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

编辑:熊炎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