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近日,由淇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的《肉鸡的精细分割操作规程》团体标准(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实施。该标准填补了河南省肉鸡分割加工领域的技术规范空白,标志着省内肉鸡产业向标准化、精细化迈出关键一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标准引领 规范产业全链条
淇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24年获批建设。淇县作为河南省重要的肉鸡养殖与加工基地,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基础完善,创新型农业企业实力强,具备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然而,随着消费市场对肉鸡分割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传统加工方式中存在的操作不统一、品控不稳定等问题逐渐凸显。此次发布的《规程》针对肉鸡分割的关键环节,从原料验收、分割工艺流程、卫生管控、成品检验到包装储运等全过程制定了详细技术规范,为加工企业提供了可量化、可追溯的操作指南。
淇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灿豫表示:“《规程》的制定广泛征求了省内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的意见,既符合现代食品加工的安全要求,又兼顾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标准的落地将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企业抢占高端市场。”
促进行业升级 增强市场竞争力
河南省是我国肉鸡生产大省,年出栏量位居全国前列。但长期以来,省内肉鸡分割产品多以初级加工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规程》的实施有望打破这一局面。通过规范分割技术,企业可更精准地开发鸡胸肉、鸡翅、鸡腿等高附加值单品,同时提升副产品(如鸡骨、内脏)的利用率,推动资源高效转化。此外,统一的操作标准还将减少因加工差异导致的损耗,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区域品牌
肉鸡产业是淇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当地数万农户就业。《规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促进养殖户与企业建立更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同时,标准化生产有助于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提升“淇县肉鸡”的市场辨识度和竞争力,为拓展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奠定基础。
《肉鸡的精细分割操作规程》团体标准的实施,是河南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通过技术赋能与规范引领,淇县正加速从“肉鸡产量大县”向“肉鸡质量强县”转型,为全国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