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孙佳 岳鹏辉
近日,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黄赵村康丰食品糕点车间,只见工人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各个岗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这次宣传活动很及时,让我们对第一季度开门红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将积极响应政策,加大生产力度,认真筹备食博会参展事宜,力争今年取得更好的发展。”康丰食品企业负责人王经理说。
今年以来,漯河市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指示精神,加强政策宣讲,提供精准服务,加快创新驱动,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全力推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打通政策“最后一米”
年初启动“一季度开门红政策宣讲专项行动”,聚焦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企业关切领域,组织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深入了解企业春节期间订单情况、企业用工情况等。工作人员向企业详细解读了第一季度“开门红”政策的核心要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企业理解该政策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并积极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难题。
引导企业“长个增肌”
示范区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坚持干部常态化联络企业制度,走访调研企业、项目60余次,及时解企业之难、纾发展之困、帮企业所需。同时,注重引导企业“长个增肌”,筛选“种子”企业和“准规上”企业,建立180家服务业企业培育库(2024年新增39家),分级、分批制定培育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做好纳统申报指导。2024年新增规上企业15家、新增A级物流企业5家(累计14家,占全市33%),新增各类入驻企业48家。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
示范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科创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中原食品实验室的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拓宽产学研协同通道,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着力营造优质创新生态。同时通过建立“一企一策”培育库,培育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后备力量,2025年拟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于15家。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城市能级提升提供坚实产业支撑。”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