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王金玲
近日,漯河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康复医学科与医学影像科携手,成功开展该院首例吞咽造影检查(VFSS),为一名吞咽障碍患者完成诊断。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市六院在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领域迈入可视化新阶段,不仅让康复诊断更加精准,也推动康复评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周边吞咽障碍患者带来了康复新希望。
吞咽造影检查(VFSS),也被称为电视X线吞咽功能检查,堪称吞咽障碍诊断的“金标准”。它通过在透视下,观察患者吞咽不同粘稠度、不同容积且包裹造影剂的食团过程,全面评估整个吞咽过程的各个阶段。在检查中,医生可以清晰观察舌、软腭、咽喉的解剖结构以及食团的运送情况,了解患者进食稀流质、浓流质、糊状食物、固体等不同性状食物时的表现,判断吞咽启动是否正常、有无误吸及清除能力,进而发现吞咽障碍的结构性或功能性异常的病因、部位、程度与代偿情况。此外,吞咽造影还能为治疗措施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观察,以及鼻饲管、胃造瘘管的拔除提供关键依据。通过动态呈现进食过程,它精准揭示患者误吸的发生时间、原因、量以及咳嗽反射情况,为后续治疗决策筑牢根基。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吞咽障碍的可能:频繁饮水呛咳,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不止;经常有食物返流至口、鼻;感觉喉咙或食道内存在异物;出现原因不明且反复发作的发热或吸入性肺炎。
吞咽造影检查适用范围广泛。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该项检查可评估其吞咽功能受损程度;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易影响吞咽肌肉协调性,吞咽造影能助力诊断;头颈部手术或外伤引发的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检查评估损伤情况;对于食道狭窄、食道憩室等食道疾病,吞咽造影在诊断和评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不明原因的进食困难患者,也可借助该检查探寻病因。
从临床角度来看,吞咽造影检查作用显著。它能够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明确结构性或功能性异常的具体部位、程度及代偿状况;准确判断吞咽障碍发生时期,捕捉相应异常现象;通过观察患者进食不同性状食物的表现,协助制订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案,包括确定营养和水分摄入途径、筛选最安全有效的饮食等级、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喂食方式或进行治疗干预。同时,还能评估代偿方法(如进食姿势和体位调整)的效果,为选择有效治疗措施和观察治疗进展提供有力支撑,更是临床判断是否拔除鼻饲导管、胃造瘘管的重要参考指标。
此次漯河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首例吞咽造影检查的成功开展,是医院在吞咽障碍诊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更科学、精准的康复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