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4月14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优特计划”)花生专项召开2024-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专项四大专题29个任务负责人线上参会。会议阐明了各专题任务工作进展,进一步明确了本年度工作方案,通过交流查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及建议,推动河南省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优特计划”花生专项负责人、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所长刘海礁主持会议。刘海礁首先向长期以来支持、帮助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科技事业发展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借助项目实施,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成为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也是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各专题任务承担单位按项目排序依次进行了工作汇报。汇报内容涵盖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培训、产业带动、品牌打造等方面。其中,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作为牵头责任单位,在多个专题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涉农功能区花生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技术示范、花生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示范以及花生抗逆丰产综合技术集成示范等。其他参与单位如周口市农科院、鹤壁市农科院、南阳市科学院等也分别就各自承担的项目进行了详细汇报。
在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就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周口市农科院雷亚柯副研究员、开封市农科院李阳副研究员、南阳市科学院李拴柱副研究员、息县农科所所长黄淼以及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张俊副研究员等分别就推广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典型发言和交流。他们分享了各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最后,刘海礁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根据各任务情况,逐步推进工作,保证工作按时完成;二是要加快经费支出,严格按各任务预算合理合规支出,保证工作安全完成;三是要高位谋划产业发展,多渠道对接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新闻媒体,挖掘亮点,保证工作按质完成。强调项目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产业、助力产业,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借力,与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企业等结合,根据地方需求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