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河南省农科院梁慧珍团队禹州调研 谋划中药材产业升级新篇章
时间:2025-04-24 08:24:4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代文娇

  4月22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梁慧珍带领团队奔赴禹州市,围绕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展开深入考察调研,旨在为禹州中医药产业提供科学指引与专业助力,探寻产业升级新路径。

  调研首站,梁慧珍团队来到禹州市文殊镇黄龙村芍药基地。在丘陵地带的梯田上,500多亩三年生赤芍正值盛花期,红艳艳的芍药花竞相绽放,花瓣娇艳欲滴,花蕊金黄灿烂,微风拂过,花朵摇曳生姿,引得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图。芍药以根入药,通常生长期为3-5年,一般在第四年或第五年进行采挖,亩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据禹州市中医药发展中心郝占超中药师介绍,这片芍药基地是林下种植新模式的成功典范。此前,该基地种植的核桃因品种不佳,出现退化、产量低等问题。黄龙村“两委”审时度势,果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芍药种植。此举不仅美化了山村环境,为村民开辟了致富新途径,还为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禹州市磨街乡陈庄村,参观了由禹州市中瑞农业园林公司与省农科院、许昌农科院携手共建的3000平方米种子种苗工厂。这座工厂的建成意义非凡,它填补了许昌地区中药材种子种苗工厂的空白,能够有效把控中药材种植源头,提升中药材品质,对保护禹州道地药材种质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地考察结束后,禹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璐,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相关人员,以及8家种植、销售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了座谈会。会上,刘璐对禹州中医药产业概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充分展现了禹州深厚的中医药产业底蕴与当前的发展现状。梁慧珍分享了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与深刻感受,并针对企业在种植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梁慧珍强调,“禹”字号道地药材发展的核心在于解决种苗繁育问题。以丹参为例,存在开花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原因一是品种不纯正,早熟与晚熟品种混杂;二是人工成本高、劳动效率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选用纯正的道地品种,并借助先进的育苗技术,实现种苗的整齐一致。同时要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产地初加工,构建从种子种苗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解决当前前端薄弱、种子种苗供应不足等问题。

  梁慧珍团队的考察调研,为禹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精准把脉,提出的建议和指导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未来,禹州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在专家团队的助力下,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完善中药材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