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天气愈发频繁,防汛工作成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关键防线。为切实强化防汛抢险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反应能力,郑州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排水二所于4月23日下午,在十八里河东吴河桥下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城市防汛实战演练。此次演练模拟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场景,旨在通过实战检验应急预案、锻炼专业队伍,为即将到来的汛期筑牢坚固防线。
一、实战演练:多场景联动,检验应急能力
16时10分,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启动。此次演练精心设置“险情处置、雨后巡视、安装防护框”三个关键环节,全面覆盖了洪涝灾害应对的各个阶段。
1. 险情处置,科学应对:演练模拟东吴河桥段因强降雨致使河床水位迅猛上涨,河水漫堤,周边道路严重积水,严重威胁交通和群众安全。抢险队员迅速响应,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按照既定预案执行操作流程。他们首先采用“加装排水板改变排水路径”的方法,引导积水有序排出;同时,调用大功率排水车,加速抽排作业。在40分钟的紧张奋战中,抢险队员紧密配合,凭借专业技能和高效协作,成功控制住险情,展现出了卓越的应急处置能力。
2. 雨后巡视,排除隐患:降雨过后,各巡查队员迅速按各自管辖区域展开地毯式查勘。他们重点对易积水道路、雨污水设施等进行细致排查统计,详细记录积水点位置、设施损坏情况及处置措施,并拍照存档,及时上报所防汛排涝科进行集中处置。通过建立详细台账,定期分析积水成因,为优化防汛预案提供数据支持,做到“防患于未然”。
3. 安装防护框,做好安全警示:在雨前准备阶段,工作人员对地势低洼处、易积水路段进行防护框安装,确保全覆盖、无死角。这些防护框不仅起到了及时提醒来往行人注意安全的作用,更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总结提升:以问题为导向,夯实防汛基础
演练结束后,排水二所负责人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此次演练暴露出部分细节问题,下一步将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预案动态更新机制,结合演练实际情况和最新气象数据,对防汛预案进行精准优化,确保实现预案精准落地;二是强化应急队伍培训,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模拟演练,练就队伍敢打硬仗的亮剑精神;三是推进防汛物资准备工作,提前储备充足的排水设备、沙袋、照明工具等防汛物资,确保“粮草充足”,为应对突发汛情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三、长效机制:构建全域防汛安全网
此次演练既是一次实战练兵,更是一次责任动员。当前正值汛期关键期,排水二所将始终秉持“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工作理念,以“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的责任感,持续完善防汛体系。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全域防汛安全网,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协同作战。同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防汛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雨情、水情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
未来,排水二所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提升防汛应急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扎实成效迎接防汛大考,为郑州市的城市安全运行贡献力量。(王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