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宋明增 通讯员 张琳慧
黄河路街道颐东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以“五基四化”为路径,将党建“红色细胞”渗透到社区各项治理工作中,推动形成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实现“四高四争先”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组织建设标准化,筑牢"红色堡垒"
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民呼我为”为载体,创新“1+4+3”工作机制,以社区党委为核心,联动4家共建单位和N个社会组织,形成"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工作格局。搭建党员服务站、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和红色文化大舞台3个服务平台,设立标准化"红色议事厅",建立"五步议事法"(议题征集-联席协商-分级处置-跟踪督办-效果评议)延伸服务触角,激发基层发展动能,拓宽治理格局,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实现高效能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协商议事5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大小事4件,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点赞。
治理手段信息化,升级“红色物业”
社区联合“红色物业”打造党建文化主题公园,构建全新的党建文化“生活圈”,实现教育对象由党员为主向广大居民普及的突破,成为“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的党建“新名片”,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体验红色文化、感受党建的魅力。同时,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的工作模式,确保服务全覆盖、社情民意全掌握、问题诉求全回应,实现了社区物业管理与居民自治相融合,为打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智能门禁、智能停车等信息化手段,居民可以方便地出入小区,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社区还通过党建数字大屏等工具,展示党建成果,推动“红色物业”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
服务管理规范化,打造"红色商圈"
海斯顿“红色商圈”党支部秉承“党建引领、红色商圈、汇心聚力、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党组织+商圈+商户+居民”四位一体式共建平台,实施特色主题服务,实现服务网格化、扁平化、精细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红色商圈发展新格局,通过宣传册发放、入户走访等方式,动态摸排商圈内“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建立党员档案库,引导商户党员主动亮身份、践承诺。开展“党员星级商户”“党员示范店”评选活动,以典型带动诚信商户经营、品质提升,形成“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的良性竞争生态。
队伍建设专业化,弘扬红色文化
社区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文化”的大舞台,组建了六支服务队伍,包括“红色文艺演出团”“志愿者服务队”和60 余人的志愿服务文明监督群,并设立了党员服务站,旨在搭建起资源共享的红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学雷锋、树新风”“敬爱老人、情暖重阳”等传统节日便民服务活动,定期提供爱心义剪、健康义诊、安全宣传等公益服务,将温暖传递到社区每一个角落,让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位居民。同时,以党的创新理论、社区治理政策、新道德新风尚等为主题,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黄河路街道颐东社区将继续以“红色堡垒”为依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党建+”管理模式,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