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李娜
在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旅程中,淇滨区长江路街道以“护苗”专项行动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让辖区青少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今年以来,街道通过特色化服务、精准化治理、常态化宣传,打造出独具亮点的“护苗”工作模式。
“网格+铁脚板” 筑牢安全防护墙
街道将“护苗”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网格,建立“网格员+志愿者+五老队伍”联动机制。全街道划分为15个社区“护苗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2名“护苗志愿者”,每周开展“敲门行动”,重点排查校园周边200米内文化市场、托管机构安全隐患。
今年3月,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某托管班违规使用明火灶具,立即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整改,并引入专业机构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目前,街道已累计排查整治校园周边隐患32处,清理有害卡通贴纸、低俗玩具等120余件,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此外,长江路街道组建由退休教师、老党员组成的“银龄护苗队”,每日上下学时段在校园门口开展文明劝导、交通疏导,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安全守护爷爷”“暖心护学奶奶”。
“需求+项目化” 定制成长服务包
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需求,长江路街道定制“护苗”特色服务项目。如嘉苑社区联合辖区中小学开设的“青苗课堂”,邀请心理咨询师、普法志愿者等专业力量走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防欺凌小课堂”,沉浸式体验课程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谐社区开设的“研学实践基地”,让青少年走进帮助孤寡老人、开展文明安全宣传,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让“校育”“社育”筑牢成长防线;针对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痛点,漓江社区联合漓江小学打造“知心教师暖社区”,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
“联动+长效化” 构建共治新格局
街道建立“护苗”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派出所、文化执法大队、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净网”“护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有害信息、非法出版物等。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2次,举报网络有害信息12条,下架有害出版物5册。
从“安全防护”到“成长陪伴”,从“单一治理”到“多元共治”,长江路街道正用责任与温度编织着未成年人的成长“保护网”。下一步,长江路街道将持续深化“护苗”品牌建设,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清朗环境中向阳而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