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崔新保 通讯员 李海旭 宗珂
4月24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座谈会,通报全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发布《新乡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2020-2024)》及十起典型案例。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静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新乡两级法院五年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近年来,新乡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伪劣种子罪等刑事犯罪,并依法规制商誉攀附、流量劫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以法之力维护市场公平秩序。聚焦服务“中原农谷”国家战略,出台35项司法保障措施,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承办省级种业保护研讨会,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精准司法支撑。深化府院联动,联合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为市场主体提供咨询、立案、调解、审理“一站式”司法服务。五年来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6653件,审结6461件。新乡市连续两年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前列,司法护航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围绕协同保护知识产权进行了交流发言,围绕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提升司法保护效能,护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王静院长强调,全市人民法院要立足创新发展需求,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责任担当。要紧扣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奋斗目标和市委持续超常规推进中原农谷建设要求,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主动融入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为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司法支撑;要加强审判能力建设,坚持审判机制创新。坚持严格保护理念,严厉打击侵害商标权、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等各类知识产权以及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积极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坚持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准确把握激励科技创新和防止权利滥用的关系。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促进民事维权、行政查处、刑事制裁有效衔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要深化协同联动,凝聚服务创新新乡建设合力。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与数据协查。用好司法建议,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促进执法标准与裁判标准统一,共同营造尊重创新、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强化涉农涉种司法保障,加强司法与行政在涉农涉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做实对科创企业、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一体化保护,全力服务中原农谷2.0建设。
新乡市科学技术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乡市律师协会和卫滨区人民法院等相关单位领导,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