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遂平县嵖岈山镇紧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为抓手,攻难点、补短板、强基础,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坚持产业发展一把手亲自抓、抓具体,认真落实镇党委书记产业发展第一责任人责任;成立由镇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的嵖岈山镇产业发展项目领导小组和党建引领、拆迁建设、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运营推介5个工作推进专班,其中,镇民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一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工作组关于项目方案、进度和计划的工作汇报,坚决抓好民宿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实。
嵖岈山镇沟渠连通整治项目
坚持科学谋划。紧扣产业振兴要求,立足嵖岈山镇全域旅游、民宿康养、公社文化、林果种植等本土特色,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精心谋划特色定位。去年以来,多次组织镇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到舞钢市尹集镇、杨庄乡、庙街乡考察外地民宿产业发展、村庄治理、旅游开发等先进经验;今年三月份,又组织到安徽亳州学习考察中草药种植产业先进经验。这些考察活动为嵖岈山镇特色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加快推进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紧抓县全域旅游战略实施机遇,积极推进嵖岈山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及概念规划的编修工作,同时开展红石崖等乡村文旅规划的编制,推动各项规划衔接共融,并严格规划监管,全面提升规划的引领性和实用性,扎实推进村庄建设边界划定工作,最终划定622.68公顷(9340.2亩),为嵖岈山镇文旅产业的发展预留了较大空间。
嵖岈山镇高标准农田项目修建溢流坝
发展特色产业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水库移民惠农项目,涉及4个村,预修道路9.58公里、新建大棚2个、改造坑塘12座。实施2.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新修预制桥43座、涵管桥164座,规划设计建设拦河溢流坝36座、灌溉用坑塘11座,硬化生产路28.86千米。今年新增高标准农田项目1.05万亩,已完成前期勘测设计。下宋灌区前期规划设计覆盖6个村,预计可灌溉农田1.5万亩。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显著增强了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良栖山院民宿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红石崖民宿集群和3A级景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红石崖村现有民宿16栋,其中群众自建8栋(目前正在运营的良栖山院民宿年接待游客3285人,入住率可达到45%,年营业额达42万元,年利润31.5万元,在群众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陶源山居民宿已正式建成运营,山地越野、滑翔伞等项目也相继落地。
陶源山居民宿
精心培育特色农业。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2024年全年种植高粱2000余亩,总产量140万斤。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50亩,花生种植1500亩,玉米高密度滴灌种植3000余亩,玉米亩产量达1200斤;积极发展肉牛、羊、蛋鸡特色养殖,竹园村凤乐园富硒鸡蛋远近知名;积极谋划在鲍庄、赵庄、海眼等西部山区村发展石榴、紫英桃、梨、杏等特色林果种植产业,整合设计“嵖岈仙桃”“嵖岈水芋”等系列特色农副产品品牌。
凤乐园公司自动化鸡舍生产富硒鸡蛋
健全保障机制
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围绕新修订的嵖岈山特色小镇规划,把握特色文旅发展方向,重点引进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主导行业,积极谋划包装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把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集聚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推动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小城镇。
嵖岈山镇山洪沟治理项目
深化产业服务力度。精心培育经营主体,坚持内引外联,广泛吸纳外来投资,积极引导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深化三产融合发展理念,切实强化镇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在项目规划、可研、土地流转、基础设施配套、贷款融资、股份重组、项目建设等环节,提供全过程贴心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落得下、稳得住、活起来。(宋莹莹 徐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