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村里飘出了咖啡香
时间:2025-04-26 16:00:57    来源:    

  “走,去村里喝咖啡!”今年清明节假期,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藏匿于青山绿水之间的“村咖”成了广大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村咖,毋庸置疑就是开在乡村的咖啡馆。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4万家乡村咖啡馆,村咖已成为“村字头”的又一代表,正火爆出圈。那么,村咖究竟有何魅力?又如何才能历久弥香?

  

  见山咖啡

  图片来源:信阳文旅公众号

  咖啡曾是城市小资生活的专属象征,如今“下沉”到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打破了咖啡馆局限于城市的刻板印象,散发着独特的“滋味”。

  从“乡土味道”到“高级美感”。村咖的选址与设计充满巧思。村咖多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建在稻田边、茶园中、群山间、小河畔……以乡村的天然景观为背景,让顾客在品咖啡时“被大自然包围”。房屋设计装修方面,在保留石屋、柴房等乡村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改造、升级软装‌,尤其注重细节设计和氛围感的营造,让村咖的颜值与格调有了更多的包容性。乡村风光与现代设计“新旧碰撞”,既保留了乡村记忆,又赋予空间现代美学,让闲置资源重获新生,成为核心亮点。‌‌

  从“单一消费”到“多元体验”‌。与传统咖啡馆相比,村咖并非单纯售卖咖啡,而是将城市的品质生活方式与乡村的文化特色相融合,通过“咖啡+”的方式,创设“土洋混搭”的多元体验。村咖普遍融合图书阅览功能,配置了精选书籍,并不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是村里的“图书室”;有的村咖植入乡村文化展示区,配合咖啡空间形成文化传承载体‌,担负“乡村文化展示馆”之职能。村咖的功能早已超越咖啡馆本身,成为集文化展示、社群活动、农产品展销等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从“跳出农门”到“回归乡村”。主理人是村咖的“灵魂”,决定了一家店的格调。乡村旅游的不断火热,加上完善的基础设施、低价的房租、免费的户外田园等有利条件,为年轻人返乡开咖啡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村咖的主理人大多是返乡的年轻人,其中不乏大学生团队。村咖不仅为返乡青年提供了实现自我梦想、表达创意品位的舞台,更打造出了家门口的“致富伞”,让更多“外出打工人”能够就近就业。从“打工走”到“返乡留”,年轻人多了,乡村“存在感”更强了。

  二

  湖边茶咖

  图片来源:羊山新区微信公众号

  村咖的主力客群是城市消费者,尤其以“职场新锐”居多。村咖以一杯咖啡为引子,为远道而来的城市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

  ‌城市青年的“精神逃离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催生了“反向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在广袤乡村中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同时又希望能享受到现代都市的便利与品位。村咖将咖啡这一城市文化符号与田园风光结合,形成独特的“松弛感”体验,完美契合了年轻人对“短暂抽离”的渴望。城市里的咖啡是用来“续命”的,乡村的咖啡则是用来放松的。村咖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卸下疲惫和烦恼,走进乡村、爱上乡野,享受田园悠然,体味不一样的慢生活。

  好评满满的“热门打卡地”。在网红景点打卡、拍照等流行现象的加持下,拥有沉浸式出片场景的村咖更容易引起传播。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村咖的“安利贴”比比皆是:某社交媒体上关于“乡村咖啡”的内容十万余篇,短视频平台上与“乡村咖啡”相关的话题有着上亿播放量。村咖被广大网友贴上“必打卡”、“本地人推荐”等标签,吸引了众多游客“为了一家店,去了一个村”。比如,信阳“网红村咖”见山咖啡2024年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其中80%为外地游客,单日售出咖啡最高1000杯。

  独特创意的“新型社交圈”。乡村咖啡馆抓住年轻群体兴趣广泛、圈层众多、追求“同好”等特点,深耕小众定位,举办宠物友好、骑行打卡、文艺沙龙等创意社交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交场景,以独特的社交体验吸引着年轻群体。从欣赏风景到寻找“同好”,从拍照打卡到兴趣共享……村咖化身交友场,青年因咖啡而聚,并在社交中碰撞出“金点子”。此外,这里还能实现‌‌“附近性”的回归‌,比如与村民互动交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结,与城市陌生人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信阳茶山风光

  图片来源:信阳日报社

  要使村咖持续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并非易事。一些地区的村咖如同稻子一般,开了几个月就“消失”了,紧接着新的一茬又出现了。如何破解“打卡经济”的脆弱性,让村咖长久飘香,值得思考。

  保持“原真性”。‌村咖,先“村”后“咖”,核心在于村,村咖不能掩盖乡村本身的特色和生活场景,更不能以城市文化取代乡村文化。要利用“乡土”,立足于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让村咖“土”味满满;要保护“乡土”,走绿色发展之路,谨防因过度开发、垃圾堆放导致自然环境破坏;要回馈“乡土”,探索共生模式,比如把咖啡渣送给村民堆肥、培训农村阿姨使用咖啡机,组建银发咖啡天团等。同时要确保“咖”的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而出现巨大流量下的品质失控、定价虚高,遭遇流量反噬。

  突出“特色化”。我国乡村数量多、差异大,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禀赋,运营村咖要因地制宜,把握定位差异,突出特色化。积极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将自然美景、历史古迹、红色文化、特色产业、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元素融入乡村咖啡文化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体验,讲好村咖IP故事。比如信阳湖边茶咖将信阳茶与咖啡完美融合,研制出了特色茶咖饮品,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品味等。

  提升“延展力”。村咖有明显的淡旺季,要拓展“村咖+”的更多可能性,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联动民宿、农场、非遗工坊等产业,结合露营、音乐节等新业态,整合文旅线路,开发文创、研学项目,设计“乡村生活体验”路线。比如信阳北湖计划开通“村咖专线”巴士、发行文旅联名卡,连接鸡公山景区、贯通南湾湖水域、对接信阳毛尖主产区,构建“半小时乡村美学经济圈”。也可以尝试‌分时场景运营,比如白天主打咖啡轻食,夜晚转为露天电影、篝火晚会,延长消费时长等。不断延伸“村咖+”服务链,让村咖带动乡村的“潮流经济”,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

  从村BA、村超到村咖,乡村活力持续升温,发展潜力也令人感慨。时下,咖啡飘出的不只是醇厚香气,更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刘文升 胡苗)

编辑:王丽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