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吕贵德
近年来,安阳市中医院紧紧围绕“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战略,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致力于特色专科内涵建设,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安阳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伴飞”计划激活学科动能
走进安阳市中医院心血管病区,患者们正围着“大咖”专家问诊——这是“岐黄学者”朱明军教授的名医工作室。作为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朱明军教授不仅被聘为医院名誉院长,还通过学科共建将“国家队”级别的医疗技术引入安阳。患者李阿姨欣喜地说:“以前要跑北京才能挂上专家号,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医诊疗,真是太方便了!”
这一变化源于安阳市中医院的“伴飞计划”。2024年以来,医院积极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先后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权威团队签约,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医院还牵头成立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联盟,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让“中医朋友圈”不断扩大。
在专科建设方面,医院与河南省中医院合作共建高水平护理学科,并先后挂牌糖尿病防治中心、雷火灸实训基地等特色项目,打造了一批“金字招牌”。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也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学科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小夹板”与“大手术”双轨并行
在安阳市中医院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每天都在上演精彩大戏。这边,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运用传统的“正骨手法”为骨折患者精准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和活血化瘀的中药外敷,让许多患者免去开刀之苦。“没想到中医正骨这么神奇,不开刀也能好!”一位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惊喜地赞叹。同时,手术室里那边,关节置换、脊柱微创等“高精尖”西医技术同样炉火纯青。
骨一科孟利锋主任医师介绍,经过多年的中西医同步发展,骨科实现了从“一把抓”到“精准治”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使90%的常见骨折患者通过中医治疗康复,更为复杂病例提供了阶梯化治疗方案。如今连周边省份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求医。走廊里悬挂的数十面锦旗,见证着这个“两条腿走路”的特色科室如何用中西医结合的金钥匙,为患者打开康复之门。
“医疗集团 + 人才库”让学科后劲十足
学科腾飞,人才筑基。2024年,安阳市中医院在“招才引智”上持续发力,全年引进34名硕士、7名高级职称专家,为学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医院建立“干部储备库”,选拔46名青年骨干重点培养,并选派10名护理精英赴广东进修,提升专科护理水平。为夯实人才梯队,医院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打造“优秀实习基地”,带教263名实习生,推动“师承制”与现代教育融合,让中医传承焕发新活力。
科研创新,转化赋能。医院科研工作迎来突破,全年申报省级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中煎药机质量标准研究入选全国药学服务青年课题榜单。“我们要把古籍里的药方转化为现代医疗解决方案!”科研科负责人表示,医院正推动中医药科研向临床实用转化,让传统智慧服务当代健康需求。
资源下沉,集团联动。医疗集团模式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专家下沉基层984人次,托管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率超81%。医院还整合资源,将2000亩连翘种植基地升级为“产学研”试验田,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科都插上腾飞的翅膀!”院长尉建华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