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马园园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为摸清医保家底,国家建立全口径数据监测体系,如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强化基金审计与监督;多部门联合监管,医疗保障局联合财政、审计、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
摸清医保基金“家底”,自查是第一步。2025年1月15日,漯河市召开市级统筹以来经办机构医保基金第三方专项审计工作座谈会,会议由漯河市医疗保险中心主任张远翔主持召开,市医疗保险中心副主任刘腾龙负责讲解居民审计工作流程,张素静主任负责讲解职工审计工作流程,期间各经办机构积极沟通并反映问题,最终确定审计方案,医保基金收入按财务数据,医保基金支出按业务数据,医保基金应收未收由公共业务查询。
近日,漯河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窦晓杰带队到中心安排医保基金第三方专项审计工作。医保基金摸底工作正式开始,分别由各经办部门与第三方审计师对接,把财务清算表,2021-2023年明细账、序时账、总账余额表以及年报,定点支出、异地就医、零星报销等汇总数据打包发给审计师。
第三方审计师就相关审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其中重点关于定点医疗机构预付金是否追回、手续费银行是否返回账户、定点医疗机构清算多支付是否冲减、居民外伤保险赔付等问题的沟通交流。
审计师根据各部门提供资料,汇总2021-2023年收入、支出初步审计出职工居民统筹累计结余。经过双方核对,发现审计师审计出滚存累计结余数据与该部门精算出滚存累计结余数据不一致。由于统计口径差异以及信息系统对接问题、汇总数据筛选方式差异等导致数据不一致。经过双方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明确差异项,对比双方数据表,锁定差异字段(如总额差异、异地就医差异、时间周期差异),同时收集原始凭证,调取医保系统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零星报销等数据,逐条溯源分析,使用excel或转移筛选数据软件匹配数据,统一按照结算日期归集数据。审计过程中逐条核对医保结算数据、财务凭证、财务明细账,甚至追溯到2018-2019年的财务数据。最终在历时一个月时间核对完成,摸清2021年-2023年医保基金“家底”。
数据背后是责任,每一分钱都要“看得见”。医保基金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历时数月的医保基金审计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完成了2021-2023年医保基金的摸底工作,回顾整个过程,既有数据核对的烦琐,也有发现问题的警觉,更有制度优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