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易国红
春耕时节,信阳平桥区明港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春耕处处彰显“科技范儿”。
在段湾村种植大户夏玉超的600亩麦田里,一台300米长的摇臂喷灌机正在进行作业,喷头180度旋转喷洒,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为田野增添灵动之美。“以前人工浇水费时费力,现在一天一夜就能完成30余亩喷灌,还能省水60%。”夏玉超介绍,智能灌溉不仅避免了土壤板结,还大幅提升了效率。
如今在明港的田野,种植户们已实现了旋耕拖拉机播种、无人机打药施肥、自动驾驶插秧机作业、收割机快速收割等智慧农业,效率比人工提升数十倍。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场景,正被“智慧春耕”取代。
随着农业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像夏玉超这样的新农人”扎根乡村。他们积极引进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科技赋能让农业管理更加高效。
植保无人机、智能喷灌等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提高了农业收益。这种智慧农业新模式,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春耕生产朝着高效、精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