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孙宏渊
为保障民生、促进夜间经济健康发展,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自4月起,在城区重点区域适度放开夜市及沿街餐饮外摆经营,积极培育地摊经济、街边经济新活力,为个体经营打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高新区城管局坚持“有度有序”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临时经营区域,在平东站、创业大道、高阳小区、黄河路东奥水城等地划定指定场所,允许具备外摆条件的临街店铺临时越门经营。根据季节差异实行灵活开放时段: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17:30-23:30,5月1日至9月30日延长至18:00-24:00,流动摊贩则统一引导至戴庄临时摊点群规范经营,实现市容秩序与经济活力的动态平衡。
在监管层面,高新区推出“一书、一桶、一路”的“三个一”管理机制:要求所有准入经营者签订《临时占道备案表》及《餐饮夜市外摆经营规范承诺书》,明确责任边界;饮食类摊点须自备垃圾桶,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经营过程中预留人行通道,保障市民正常通行。同时实行“红黄牌”柔性监管制度,首次违规黄牌警告、再次违规红牌警示,累计三次违规取消经营资格,通过“教育+惩戒”模式引导经营者自觉遵守规范。
服务保障方面,高新区城管执法局推出多项暖心举措:实行“错时上班制”,安排城管队员夜间专项巡查维护经营秩序;环卫部门每日凌晨5时前完成夜市区域垃圾清运,确保环境整洁;建立“夜市经营者微信群”,24小时在线提供政策提醒、问题协调等服务,目前已累计帮助解决经营难题10余起。数据显示,自政策实施以来,已有7家商户完成临时占道申请,首批试点区域日均客流量增长约20%,初步实现经济效益与民生效益的双赢。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持续完善管理与服务体系,在保障市容环境整洁、交通通行顺畅的前提下,进一步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范”,切实提升市民及游客的幸福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