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黄成 通讯员 王云云 沈威
青春的脚步,总是追逐着远方的精彩;求知的渴望,永远向往着实践的课堂。4月25日,罗山县南街小学的同学们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的热情,跟着带队老师前往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天一夜的研学之旅,在新县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四月的清晨带着丝丝凉意,南街小学的操场上早已站满了精神抖擞的学生。沈威副校长以一句“踏上红色土地,便是与历史对话”为研学之旅拉开序幕,字里行间满是对少年们的期许。沈威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同学们前行的方向,也点燃了大家内心的热情。随后,各班在教练与班主任的带领下有序登车,车厢里歌声飞扬,笑声与阳光一同洒在通往新县的路上,青春的朝气为红色之旅注入鲜活的力量。
抵达研学基地时,蓝天白云下的营地格外庄严。开营仪式上,教官郑重地将校旗交到学生代表手中,红旗猎猎,承载着使命与担当。六三班张景辉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们一定以铁一般的纪律、钢一般的意志、火一般的热情,服从命令,敢于吃苦,勇敢拼搏!”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营地。紧接着,简单的纪律整顿让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基地食堂里,同学们以“食不言”的文明就餐礼仪践行着研学的第一课——自律与成长,丰盛的菜肴让大家赞不绝口,味蕾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行程积蓄了满满的能量。
午后的阳光洒在许世友将军故里,斑驳的旧居、陈列的物件,苍翠的松柏,仿佛在诉说着许世友将军的传奇人生。同学们驻足凝视,在讲解员的故事里用心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转身踏入田铺大湾的百年古村落里,斑驳的石板路与创意工坊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画卷,石板路上的脚印与历史的回响重叠。
夜幕降临,愉快的晚餐过后,一场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将当天的活动推向了高潮。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整个营地,也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几位教官率先登场,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引得同学们阵阵欢呼。在热烈的氛围中,同学们纷纷踊跃展示自己的才艺,有人放声高歌,歌声嘹亮,响彻夜空;有人翩翩起舞,身姿灵动,活力四射,火光映红了一张张笑脸。
第二天上午,同学们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纪念碑高耸入云,白花寄托哀思。同学们整齐列队,献花、默哀、鞠躬,用最庄重的仪式向长眠于此的英烈致敬。泛黄的文献、珍贵的文物、逼真的场景复原,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
下午的营地实践充满挑战与欢笑。团体拍背游戏中,同学们围成一圈,互相拍背,整齐有力的口号声响彻营地,几个阵营你追我赶,比速度、比默契,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随后,在教官的带领下,同学们亲身感受军事科技的魅力,拓宽了视野。
结营仪式上,副校长沈威和金玲作为教师代表为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奖状,肯定了他们在研学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最后,赵莉校长对本次研学活动进行了总结。语重心长地教育同学们要牢记这两天的红色之旅,感恩教官和老师的辛苦陪伴,感恩父母的无私付出,同时引导同学们展望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暮色中,返程的车缓缓启动,车窗映出少年们挥手告别的身影。新县的红色土地上,他们留下了脚印,带走了感动。 红色研学是一次行走的课堂,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当少年们踏上归途,历史的回响仍在耳畔——那些笑与泪、歌与默、团结与勇气,都将化作成长的养分,愿每一位少年,都能继承烈士遗志,传承红色基因,挺起脊梁勇担当 青春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