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智慧建造”新实践:AI管家协同5G云端技术助力项目建设提速升级
时间:2025-04-29 17:22:0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黄成 通讯员 徐光杰 张鑫洁 马樊馨怡

  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革新,推动传统建筑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在郑州高新区,中建六局承建的中国移动(河南郑州)数据中心项目,用综合化管理智慧平台为河南新基建注入数字动能。

  在项目指挥中心的智慧大屏前,跳动的三维模型正将建筑“生长”轨迹具象化呈现。“这就是我们的‘超级大脑’。”项目经理邵飞轻触屏幕,建筑信息模型随即拆解出155个施工节点。据悉,这套由中建六局联合中国移动研发的综合管理平台,集成了8类传感设备、10大管理模块,构建起从毫米级定位到吨级物料调度的全链条智控体系,正在书写智能建造的新范式。

  工期管家:AI为建造装上加速器

  在项目中心,智能终端的实时数据流揭示着建造效率的革新跃迁。系统就像24小时在岗的“数字监理”,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3000小时施工影像的AI解析,让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发现的问题无处遁形。项目经理邵飞向记者展示平台施工日志“过去施工进度分析与资源分配调整安排需要近一周的时间,现在2小时就能完成。系统可以提前48小时监测到当前工期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自动生成对应的调度方案,已经累计为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提速了10天时间”。

  安全卫士:AI算法+5G智能织就安全网

  在施工现场制高点,16台搭载AI算法的5G智能摄像头正构筑“数字瞭望塔”。如果系统识别到作业人员存在安全违规行为,可立即完成行为识别并推送至管理人员手机,并对整改流程进行数字化追踪,确保30分钟内完成闭环处置。“这种效率在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是难以想象的。”辛展介绍,该平台使用后,安全隐患识别准确率高达98%,通知响应时间缩短24小时。项目通过高效、精准的安全管控,获评了郑州市安全生产示范工地。

  生态哨兵:绿色工地的数字守护者

  在扬尘监控曲线图前,跳动的PM2.5曲线见证着绿色建造的数字化革命。“这套系统就像工地的‘生态哨兵’,当扬尘超标时会自动启动三维抑尘雾化系统,通过立体喷淋使PM2.5排放量降低60%。”辛展介绍着智慧平台的“环保组合拳”。“声纹识别技术”则是项目上的另一项环保“黑科技”,它的应用可以在夜间施工时精准识别施工环境噪音级别,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数据,动态调整施工操作工序,将施工噪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周边社区“零投诉”。同时,项目通过BIM算量技术和物资设备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在周转物资循环利用、建筑材料节约、建筑废料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为绿色建造提供了可量化的实践样本。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当前正与中国移动积极探索施工现场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建设‘零碳工地’,未来将把碳足迹追踪技术纳入智慧管理系统,助力建筑业低碳转型。”

  深夜十点的高新区工地,指挥中心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勾勒出建筑的“数字脉搏”。从深圳国贸三天一层楼,到如今智能系统分钟级响应,这是中国建筑的基因进化;以智慧工地为抓手,推动“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跨越。中国移动(河南郑州)数据中心项目,正以每天处理四百余份数据的“数字心跳”,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建样本。当数字技术与建筑肌理深度融合,智慧建造图景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