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豫东平原,生机盎然。4月29日至30日,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与河南易多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郸城县联合举办的郑麦920观摩品鉴大会,犹如一场农业科技的盛宴,吸引了来自黄淮麦区的500余名种业精英、农技专家和经销商代表。这场以"科技赋能,麦向新时代"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展示了小麦育种的成果,更勾勒出黄淮麦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硬核数据见证品种实力
清晨的阳光洒在郸城县高标准示范田上,郑麦920的麦田犹如绿色的海洋,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浪。与会者深入田间,近距离观察这个备受瞩目的小麦新品种。整齐挺拔的麦苗、发达深入的根系系统,无不彰显着其强大的生命力。现场专家向参观者详细讲解:"郑麦920的根系深度达到1.2米以上,这种强大的根系不仅赋予其超强的抗倒伏能力,更能高效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为抵御黄淮麦区常见的春季干旱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测产环节,一组组硬核数据让与会者惊叹不已:株高稳定在70-75厘米的矮秆特性,既降低了倒伏风险,又保证了充足的光合作用面积;亩穗数高达42万,穗粒数39粒,千粒重46克,这三个关键指标的组合,预示着亩产突破650公斤的产量。来自周口的种粮大户王建军抚摸着沉甸甸的麦穗感慨:"我种了二十年小麦,像这样穗大粒饱的品种还真不多见,籽粒角质率高,商品性绝对一流!"
观摩会现场,河南易多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常耀章动情地回顾了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的历程:"我们与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建立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从品种选育到示范推广,实现了科研与市场的无缝对接。郑麦920就是我们携手培育的'金种子',它凝聚着科研人员十余年的心血。"据了解,该品种采用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聚合了多个优良基因,在保持高产特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抗逆性和品质。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何宁在会上深入解读了郑麦920的育种突破:"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了'阶梯式选择法',在早代材料中就注重抗逆性筛选,中高代材料进行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升。特别是在抗病性方面,通过基因聚合技术,使品种同时具备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的复合抗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何宁还透露,未来将通过精准农业技术,进一步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
为了让与会者更深入地了解郑麦920的优势,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赵永英主任从郑麦920的育种背景、生长特性、栽培要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种植户的丰收账本
在经验分享环节,来自不同生态区的种植户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们与郑麦920的故事。郸城县代理商王耀领说:"去年秋播时,我们专门划出对比田,同样的管理条件下,郑麦920比当地主栽品种每亩多收近100斤,而且籽粒饱满度好,每斤多卖5分钱,一亩地就增收200多元。"
淮滨县的李登友则算起了节水账:"我们那儿是典型的砂姜黑土,保水性差。郑麦920的深根系特性让它在春季少浇一水,每亩节省水电费60元,还减少了人工投入。"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真实案例,让与会经销商对品种推广充满信心。商丘种子经销商刘伟当场签下预售订单:"有这样的好品种,我们推广起来腰杆都硬!"
打造小麦种业新标杆
会上,元和咨询白海银博士就如何将郑麦920打造成市场爆款,他从市场定位、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提升农资经销商为农服务水平赋能。
易多收公司发布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代理政策。公司兜底承诺:控价稳市场,质量包售后,让经销商卖货零风险,利润稳当当!此外,公司还将为经销商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市场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推广郑麦920。
一粒种子的乡村振兴梦
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河南易多收公司总经理常耀章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我们将以郑麦920为抓手,带动百万农户增收致富。同时启动'种子+服务+粮食回收'的全产业链模式,真正实现'好品种-好粮食-好收益'的良性循环。"
郑麦920这粒凝聚着科技智慧的种子,正孕育着黄淮麦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正如一位老农所说:"有了这样的好品种,咱庄稼人的日子会像这麦穗一样,越来越饱满!"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郑麦920必将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