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新县:返乡创业点亮老区乡村振兴路
时间:2025-05-06 15:59:06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聂建武 黄珊珊

  芳菲四月,惠风和畅。4月28日,暖阳倾洒,新县沙窝镇芳香产业基地内馥郁芬芳。漫步其间,粉红的大马士革玫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洁白的洋甘菊清雅脱俗,采摘群众穿梭于花海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基地负责人刘军望着连绵花海,眼中满是丰收的期待与喜悦。

  一朵鲜花孕育一个产业。作为从沙窝镇走出的追梦人,刘军深耕芳香产业多年,在驻马店成功构建起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如今,怀着对故土的眷恋,他将成熟的芳香产业带回家乡,流转2000余亩土地种植大马士革玫瑰和洋甘菊,亩均综合收益可达8000元。这些娇嫩的鲜花经过萃取、提纯、调配等工艺,将制成凝聚着鲜花精粹的高附加值美妆产品,摆放在千家万户的梳妆台前,为消费者带来源自大别山区的天然护肤体验。不仅如此,芳香产业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500余名乡亲在家门口端稳“致富碗”,奏响了特色产业发展新篇章。

  饮水思源,情系桑梓。在新县苏河镇,同样上演着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踏入新县友爱艾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浓郁的艾草香扑面而来。“新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种植出的艾草叶脉厚实,药味浓郁,药效好。”合作社负责人钱文介绍道。2018年,他响应号召返乡创业,依托大别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艾草产业,构建起从种植、收购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与此同时,他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艾草种植,目前合作社种植艾草600余亩,年产艾制品约100吨,年产值达8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9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乘着电商直播的东风,这些优质的艾制品远销全国各地,大别山区的小艾草凭着过硬品质闯出大名堂,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叶子”。

  从沙窝镇的芬芳花海到苏河镇的艾草田园,从大马士革玫瑰、洋甘菊的“芳香经济”到艾制品的“健康产业”,新县特色产业发展的画卷正徐徐铺展。2024年至今,新县新增返乡创业人员2827人,越来越多心系家乡的乡村振兴“领头雁”回归故土,为老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的壮美画卷。

编辑:吴彦飞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