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专二附院:延伸护理暖人心 专业治疗显担当
时间:2025-05-07 08:55:3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袁锦钰 高艳丽
四月的春风裹挟着温暖,却吹不散一位出院患者的隐忧——三处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损伤如顽疾般纠缠,伤口渗液、异味与疼痛,让本应回归家庭的她陷入困境。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护理团队用实际行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出院后的延续照护中,上演了一幕暖心的生命守护。
紧急响应:护士长牵头搭建“护患桥梁”
于玲玲护士长得知患者出院后伤口急需处理的消息,第一时间联系责任护士高艳丽,详细询问病情:“创面目前渗液量多少?周围皮肤有没有红肿?患者居家护理有哪些困难?”简短的对话里,藏着对细节的苛求。她迅速协调资源,打通延伸护理的“绿色通道”,一句“我们马上安排”,让电话那头的患者家属吃下“定心丸”。

深夜清创:压力性损伤/伤口学组秘书的“专业坚守”
面对特殊情况,李艳华老师(中医骨伤科副主任护师 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便接到任务。“我现在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她迅速与高艳丽(创伤骨科三病区主管护师)共同制定了一套详尽的上门服务计划。她们拎着出诊箱直奔患者家中。眼前的创面触目惊心: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创面坏死组织与腐肉覆盖,脓液流出,散发着刺鼻气味。消毒、冲洗、轻柔去除坏死组织……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温柔,镊子与剪刀的碰撞声在静谧的夜晚格外清晰。
“疼了就告诉我,我们慢慢来。”她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从19:00到20:30,一个多小时的弯腰清创,汗水浸透了工作服,膝盖因长时间跪地而发麻,却换来创面的焕然一新——黑痂和腐肉被彻底清除,鲜红的基底组织显露,为后续愈合奠定了关键基础。

延伸护理:让专业照护“走出病房”
这场深夜的清创,是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延伸护理的一个缩影。从住院时的精准评估,到出院后的定期随访;从伤口处理的“技术流”,到心理疏导的“暖心话”,漯河医专二附院始终坚信:“出院不是终点,而是全程照护的新起点”。责任护士高艳丽每日通过微信追踪患者状况,指导家属换药要点;于玲玲护士长定期组织案例讨论,优化压力性损伤管理方案;李艳华作为伤口治疗师,更是24小时在线答疑,用专业筑牢患者居家康复的“安全网”。
以心换心:让护理有温度 让健康有保障
当患者家属握着李艳华的手连声致谢时,她只是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人的伤口好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耕耘——这群“白衣天使”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双手传递温暖,让优质护理从病房延伸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