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孙晓兵
近日,记者从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采访时获悉,为优先保障儿童健康,深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城区分院(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小胖墩” “小眼睛” “小星星” “小骨干” “小蛀牙”(简称儿童健康“五小”)采取主动干预,努力构建起系统高效、防治相结合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让孩子们绽放出了灿烂自信的笑容。
“今年3月,结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制定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计划和‘国家体重管理年’诊疗指南的具体要求,我们新城区分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儿童减重门诊,针对‘小胖墩’儿童肥胖健康问题,我们相继开展了‘3D健康管理问卷调查’、身高、体重、人体成分、骨骼肌、体脂量、腰臀比、内脏脂肪等级/面积等多项指标的分析和综合评估,对每个孩子都给出了一份包括饮食营养、运动指导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超重儿童在这里获得了专业、科学、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及健康指导,并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和社会反响。”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城区分院院长郭向军感慨地说道。
“小朋友,来让阿姨先帮你做一个身高、体重测量……”“真好,你这次的体重又减轻啦,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哟,我们要做一个健康的小朋友好吗?”在体态管理室内,该院体态管理师董小婉给孩子们做完检测后紧接着给孩子们开展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董小婉说:“今年9岁的女孩儿小雨(化名)身高140cm,她第一次来的时候体重达到了50公斤,存在着超重和肥胖问题,经过近一个月的健康管理,通过训练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目前已经减重近5公斤,孩子坚持地很好,家长配合的也不错,才有了这么好的减重效果。”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注意到,在该院二楼儿童减重门诊室内、走廊里、训练室、中医理疗室,家长和孩子来往不断,有的在做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有的在做体能训练,有的在做健康咨询……“医生刚给我的外孙检查过,发现孩子有肥胖症。”一位家住市区的老大爷黄某说,外孙今年上六年级了,孩子父母工作忙,平时都是他带着孩子,这孩子胃口好从小都胖乎乎的。今天来医院是因为孩子患有扁平足给他调换干预治疗的鞋垫,意外检测体重竟然发现孩子已经有了肥胖症,而且医生说孩子目前的扁平足、x型腿、走路内八、膝 等不良体态变化都和体重有关,根据孩子情况,医生给予了治疗方案,我会陪孩子接受下一步的健康调理,争取让孩子身体健康、体态优美。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干预儿童肥胖起到的效果是相当好的,而且还是我们儿童减重门诊的特色技术。”该院中医针灸室、副主任医师张小峰说,在调理儿童肥胖中,家长是儿童健康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即减少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同时通过中医辨证,利用针灸、推拿、揿针、耳穴压豆、中医透皮治疗、服用中成药等中医适宜技术疗法,调理脾胃、健脾利湿、疏通经络,在减重的基础上,达到正常的生理平衡和心理平衡。目前,通过中医适宜技术相结合的绿色疗法达到身心同治,避免了西药减肥给孩子带来的肝肾损伤等不必要伤害,从而让儿童和家长容易接受并达到满意效果。
采访中,就如何管理好儿童肥胖和家长关心的健康问题。郭向军说,儿童减重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管住嘴,迈开腿,说起来简单,要想长期落实到行动中却并非易事。在医院层面上,需要从儿童生长发育评估、饮食营养指导、运动计划制订、体重监测与管理、心理辅导与支持、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多学科协作,对于出现病理性肥胖或是有并发症的患儿,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定期监测体重及生长发育情况;在社会层面上,需要家长、学校共同配合,逐步健全“预、筛、管、治、康”一体化服务链条,实现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下一步,该院与辖区5所小学将以“医校家健康联盟”的形式,将医院和学校以及家长紧密地联合起来,通过完善筛查反馈、跟踪管理机制,多方协作共同做好儿童青少年的体重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