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三门峡 > 正文
卢氏县兴贤里社区贺月层:身残志坚 “织”出好日子
时间:2025-05-19 15:09:3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丁光展 通讯员 常帮娃

  5月19日,在卢氏县兴贤里扶贫搬迁社区“卢氏县蚕蛹之光助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创作间里,一片忙碌而温馨的景象。53岁的贺月层穿梭其中,时而俯身指导学员插花色彩搭配,时而拿起水晶手链指出穿珠问题,又或是对着木梳上的烙画,耐心讲解力度把控要点。当学员们将作品修改至满意,她紧锁的浓眉才终于舒展,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这笑容背后,藏着她与命运抗争、破茧成蝶,再以己之力点亮他人希望的动人故事。

  1972年,贺月层出生在灵宝市朱阳镇的一个小山村。8岁那年,一场疾病袭来,因腿脚疼痛就医延误,她落下了终身残疾。行动不便、体质羸弱的她,小学毕业后便不得不告别校园。成年后,贺月层嫁到卢氏县东明镇太平村,每日在农活与针线中忙碌,然而几十年过去,贫困的阴霾始终笼罩着这个家庭。

  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贺月层的生活。从农村搬进城市,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更让她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她出难题。2020年、2021年,贺月层的丈夫和公公相继离世,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留下80多岁的婆婆和上小学的孩子,三口之家陷入困境。社区和民政部门及时伸出援手,为她办理了整户城市低保。但生性要强的贺月层不愿一直依靠政府的照顾,她决心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贺月层抓住了机遇。她通过手机视频自学工艺制作,从试编花篮开始,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第一批几十个花篮投放市场后,销售情况出乎意料地好。这小小的成功,点燃了她内心的斗志。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她不断改进技艺,编制的花篮、串珠等工艺品愈发精致,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顺义社区副主任丁春芬看到贺月层的努力与艰难,主动帮她联系双龙湾镇马湾红色文化教育展馆展销艺术品,精美的手工艺品赢得了县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一个人肢体残疾并不要紧,只要选择坚强,照样能过上好日子。”兴贤里顺义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宋甲子对贺月层的评价,正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

  贺月层没有满足于个人生活的改善,她深知残障人士在就业路上的艰辛。2023年8月,在兴贤里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县残疾人联合会的积极帮扶下,她与五里川镇马耳岩村残疾人李刚携手,创办了“卢氏县蚕蛹之光助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在这里,她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为社区居民传授手工制作工艺技术,帮助众多残疾人实现就近或居家灵活就业,让他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付出终有回报,2023年,贺月层荣获卢氏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先进工作者称号;2024年,她又被授予兴贤里社区巧媳妇等荣誉。面对这些荣誉,贺月层感慨地说:“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大伙儿的帮助,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从贫困中奋起,在逆境中成长,再到回馈社会,贺月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四个字的深刻内涵,也为更多残障人士点亮了希望之光。

编辑:熊炎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