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特产业支撑计划大蒜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一亩“科技蒜”收了一亩半
时间:2025-05-21 14:50:5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刘太焱
5月19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优特产业支撑计划”)大蒜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封丘县冯村乡李淳于村举行。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副站长贺桂仁、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吉庆教授、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陈琼、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所长路风银、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大蒜研究室主任谢德意、封丘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王志申等领导专家出席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新品种、新技术在大蒜种植中的卓越成效,更为大蒜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会议由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主办,新乡市驰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封丘县海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封丘县驰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办。来自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先后参加了田间观摩测产和室内技术培训,共同见证科技赋能大蒜产业发展的新成果。


大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新品种、新技术在大蒜种植中的应用情况。据介绍,河南省大蒜种植面积达280万亩,但存在品种老化、配套栽培技术比较落后等问题。封丘县是传统大蒜产区,同样存在着发展瓶颈。

“自从采用了河南省农科院推荐的新品种‘豫蒜128’和配套栽培技术,我们的大蒜种植方法更科学、产量更高、品质也更优。”新乡市驰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景远兴奋地介绍。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的由衷赞叹。

现场实收测产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测产专家组的严格监督下,新品种“豫蒜128”展现出惊人的产量潜力。贺桂仁现场宣布该品种栽培密度每亩高达33281株,亩产鲜蒜达到3670.0公斤,缩值后仍有3119.5公斤,折干蒜产量更是高达2027.7公斤。与相邻地块采用常规膜上漫灌栽培的当地主栽品种“大青棵”相比,“豫蒜128”每亩增产高达688.7公斤,增产幅度达到51.4%。当地的种植户听到这一结果后纷纷赞叹道真是“一亩“科技蒜”,收了一亩半。”

“这一数据不仅验证了新品种的卓越性能,更为我们大蒜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所长路风银感慨地说。优特产业支撑计划的实施,让传统大蒜种植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新品种“豫蒜128”配合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提出科研院所与企业要分工明确,种源提纯复壮与推广宣传要相辅相成。通过科技引领、示范带动,河南大蒜产业将从量向质跨越。

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大蒜研究室主任谢德意详细介绍了“豫蒜128”的选育过程及其独特优势。该品种由地方品种“大名红皮蒜”经集团混合选育法精心选育而成,具有中抗叶锈病和根腐病、辛辣浓香、耐储运等诸多优点。新品种配合先进的栽培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大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封丘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王志申还就大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作了专题报告,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表示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大蒜的品质和安全性。

周景远表示,通过科企合作,他们已经成功打造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种植模式。农科院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封丘县大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优特产业支撑计划以“质量兴农、品牌兴农”为宗旨,通过“科研单位+企业+基地”的联动模式,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新品种“豫蒜128”的推广为提升河南大蒜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项目组将继续深化科企合作,扩大示范效应,为河南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