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沁阳监管支局:金融活水润泽沁阳皮筋头饰产业沃土
时间:2025-05-22 09:41:3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赵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沁阳监管支局以当地皮筋头饰新兴特色产业为重点,以保障企业资金需求为核心,全力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对相关产业的信贷支持和投入。通过前置金融服务、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开发专属信贷产品等务实举措,为皮筋头饰特色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大的金融动力,推动沁阳地方经济繁荣。
政策普及:搭建银企沟通“高速路”组织保障筑牢合作根基
产品手册精准滴灌需求
针对皮筋头饰产业主体,组织10家银行梳理适用信贷产品,汇编成《皮筋头饰产业金融产品手册》。依托紫陵镇资源优势,联合镇政府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线上利用政务平台、行业社群推送电子手册;线下开展“金融产品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将手册送到经营者手中,实现金融产品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信贷入户激活融资“细胞”
借金融形势分析会、机构座谈会等契机,明确将皮筋头饰产业列为金融支持重点。各银行积极响应,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走村入户”行动,通过发放彩页、面对面讲解,深入企业车间、商户门店,累计走访超800家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让金融产品知晓度从不足30%提升至75%以上,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产品创新:定制产业发展“金融活水”
工行“皮筋头饰贷”:纯信用贷款解轻资之困
为持续经营2年以上、信用良好的小微客户提供最高300万元纯信用贷款,采用“按日计息、按月结息、到期还本”模式,利率最低3.2%。截至2025年3月,已为42家企业发放贷款5800万元,平均审批时间从7天压缩至3天,有效缓解企业缺乏抵押物的融资难题。
农行“惠农e贷(专项)”:小额速贷精准滴灌
针对轻资产、重经营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最高50万元信用贷款,利率低至3.5%,最快24小时放款。某头饰加工个体户通过该产品获得3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原材料采购,产能提升40%,带动就业新增15人。
邮储“皮筋贷”:循环额度助力资金周转
单户最高额度100万元,额度有效期3年,随用随支。某头饰企业利用该产品额度循环使用功能,累计提款200万元,解决了季节性生产的流动资金缺口,订单交付率提升至98%,年销售额增长35%。
中原银行:专项额度注入强心剂
制订专项方案,向总行申请5000万元专项授信额度,首批已获批。通过“批量授信+精准滴灌”模式,已为86家企业提供贷款2800万元,重点支持产业龙头企业扩产升级。
农商行:双层授信提升适配效率
推出“沁阳市皮筋头饰产业方案”,实行“产业整体授信+单个客户评价”双层模式,计划对产业整体授信1亿元,单个客户最高授信200万元。目前已上报省联社审查,预计6月底前获批,将进一步提高授信效率和产品适配度。
银企对接:畅通资金投放“主动脉”
常态化对接机制成效显著
建立“季度集中对接+月度精准对接”机制,2024年以来组织专场银企对接会8场,促成签约项目65个,签约金额1.38亿元。2025年一季度,新增对接企业120家,达成贷款意向3200万元,实现从“企业找资金”到“银行送服务”的转变。
数据见证金融支持力度
贷款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3月末,皮筋头饰产业贷款客户达536家,贷款余额1.87亿元,较年初新增2451万元,同比增速25.48%,近三年贷款余额年均增长超20%。
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专属产品推出后,产业平均融资利率从5.8%降至4.2%,年节约利息成本超300万元。
企业活力全面激发:金融支持带动产业年产值从2022年的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亿元,年均增长20%,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未来展望:深化融合绘就产业新蓝图
沁阳监管支局将以“金融赋能产业升级”为目标,持续优化三大举措:
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动更多银行开发“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产品,探索“产业基金+信贷”联动模式,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升级服务平台:依托“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企业征信、税收、订单等数据,实现融资需求“线上申请、智能匹配、快速审批”,提升服务便捷性。
强化产业链支持:围绕皮筋头饰产业“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研发创新、品牌建设、电商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助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从“一根皮筋”到“一个产业”,沁阳正以金融活水浇灌特色产业沃土。未来,随着金融与产业融合的深度推进,这片土地上的皮筋头饰产业必将绽放更绚烂的光彩,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