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刑”!把功德箱当 “提款箱” 多次盗窃终获刑
时间:2025-05-26 10:16:5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通讯员 孟凡蓓
寺庙的功德箱,本是为方便香客行善积德的 “香火钱”,但有些不法分子竟然对功德箱打起了主意,把功德箱当成自己的 “提款箱”。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充分发挥以案释法、以案示警成效,5月23日上午,镇平县人民法院把庭审搬进镇平县全兴双语实验学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时某某盗窃罪一案,“零距离” 为现场 2000 余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以案释法・明法治
“现在开庭!” 随着法槌敲响,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正式开始。
2024 年 7 月 28 日至 2024 年 9 月 4 日,被告人时某某多次前往镇平县石佛寺镇、枣园镇、晁陂镇等地寺庙、村西边烟地,以手持砖头破坏寺庙门锁、功德箱锁,盗走水管并变卖等方式,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经司法鉴定,被告人时某某系轻度精神发育迟滞、限定刑事责任能力。2024 年 9 月 5 日,被告人时某某被抓获到案。

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出示指控犯罪的证据,控辩双方围绕公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举证、质证辩论,并就犯罪事实、定罪量刑部分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被告人时某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均无异议,自愿认罪认罚。

整个庭审气氛庄严,秩序井然,同学们全神贯注,深切感受法律的公正和庄严。
合议庭合议后认为:被告人时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盗窃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决定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2000 元,并当庭宣判。
普法宣传・护成长
庭审结束后,杨婷婷法官结合盗窃犯罪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常见盗窃手段,并从法律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三方面分别阐明了盗窃犯罪的法律后果,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切莫突破法律的红线,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杨婷婷法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规定,让同学们对照自身,检视自己是否存在不良行为,警示同学们防微杜渐,避免养成不良习惯。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庭审的全过程,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跟电视剧里演的也不一样。原本以为法律离我们很遥远,听到法官姐姐给我们讲了盗窃的类型和后果,我才发现,原来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偷小摸后果竟然这么严重,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法律,长大后当一名正义的法官!” 镇平县全兴双语实验学校一名学生说道。

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案例是最好的法治教材。下一步,镇平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强与辖区学校的联系,延伸审判职能,持续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进校园等活动,让法治阳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