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郏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筑牢基层健康“守门人”
时间:2025-06-06 15:09:2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孙晓兵 杨浩

  “今天,我们3个零零后的大学生入职到村卫生室,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我们求职的愿望实现了,虽然村卫生室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我们愿意用学到的医学知识能够为村里的群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解决患者的病痛,这也实现了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近日,在郏县长桥镇中心卫生院,刚来入职报到的3名大学生王嘉诚、邢延磊、苏唱激动地对记者说道。

  王嘉诚、邢延磊、苏唱他们分别毕业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医专的临床医学和中医学。这3名大学生于2024年通过参加河南省大学生乡村医生公开招聘,顺利经过面试、笔试、体检合格后,并分别入职到了郏县长桥乡黄庄村、兴店村、李光明村3个村的村卫生室当乡村医生,以填补这些村中即将面临的“无村医现状”,因此,他们的职业生涯由此从这里开始,接替了“老村医”的岗位,继续守护着当地村民的健康和提供医疗保障。

  “我们乡有3个村的乡村医生即将退休,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但是有了这3名大学生,能够接替到“老村医”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儿。今后,村卫生室就是他们的工作单位,乡村医生就是他们的岗位。目前,按照卫生院的整体工作安排,在最短时间内,将通过各临床科室转科学习,让他们掌握到更专业更全面的业务技能,尽早投入到工作中去,为老百姓提供诊疗技术和健康服务。”长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韩会杰如是说。

  “张颂苒是一位好姑娘呀,大学毕业回到村里当乡村医生,我作为一名退休的老乡村医生深受感动。”在该县王集乡毛庄村卫生室里,已经退出村医岗位的乡村医生雷白娃感动地说。他所在的村里有1050口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29人,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重点人群107人。尽管村庄不大,人口不多,但每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慢性病入户随访等多项工作极为繁琐。为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该县卫生健康委将通过大学生乡村医生公开招聘这一有力政策,将年轻有为、愿意为基层奉献一腔热血的大学生安排到村卫生室工作,用他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为当地群众提供基层医疗保障。

图片27.png

  “2024年入职的乡村医生张颂苒年轻能干,我有了接班人很高兴,我要把40多年的从医经验教给她,协助她更好地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雷白娃说。

  正在王集乡卫生院护理岗位轮岗学习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张颂苒告诉记者,2024年她入职到王集乡毛庄村卫生室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身为大学生村医,她最大的感受是“健康守门员”不好当。在校期间认为受到的教育已经足够支撑临床的诊断,其实未然,临床的诊断更需要经验和知识的结合。“在卫生室的一个月里,我感受到乡村医生工作的琐碎,村医既是医生又是护士,承担着多种公共卫生的服务,工作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但是这更能锻炼自己快速成长。现阶段在卫生院的轮岗更有利于扎根基层的工作,让自己变成真正的多面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贡献光和热,要用自己的知识当好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张颂苒说。

  为了建强人才队伍,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筑基”。该县通过多渠道引进技术人才,留得住人才,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完善保障机制。探索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县招乡用、乡管县育”改革,将基层服务经历纳入晋升职称条件,开展县乡轮岗培训,累计轮训118人。连续三年累计招聘卫生健康人才333人,其中乡村两级占比63%,引进首位医学博士挂职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落实“乡聘村用”,将受聘的260名乡村医生全部纳入乡镇分院管理,由县财政统一缴纳养老、医保、工伤等社保资金,让村医成为“公家人”,极大提升了心理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政策,为9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办理入编手续。目前,乡村医生职称持证率达45.77%。二是改革薪酬制度。全面统一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重点向临床、护理、医技等一线倾斜,实现优绩优酬。通过绩效改革,行政后勤人员绩效更加趋于合理,临床一线科室绩效较改革前明显提高,15家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同比增长2.77%,药占比、检查检验收入两项明显下降,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强化人才培养。与省级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定期输送人员进修培训。与省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等高校共建教育实践和就业基地,实现“医学研”一体化建设。三是强化对口支援。县级公立医院1名院领导+N个临床科室通过科室共建、对口支援及“等额对调”等形式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帮扶。印发《关于各医疗机构人员流动的管理办法》,将考评结果作为相关补助资金拨付依据,保障下沉人员待遇。并有计划、有组织、分批次对全县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在职人员进行互派互训,培养医防融合复合型人才;截至目前,共互派互训53人次。

  郏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利恒说,当前,该县村卫生室服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以招聘大学生村医为切口,培养“小村医”,守护“大健康”。

  不断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机制,使乡村医生干得好、留得住,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编辑:熊炎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