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南阳 > 正文
西峡县回车镇:秸秆“变身”有机肥 助力“绿色”发展路
时间:2025-06-18 11:17:2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通讯员 冯新迅

  近日,西峡县回车镇屈原岗村呈现出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为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处理难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屈原岗村“两委”组织人员开展秸秆收集行动,将堆积在田间地头和道路两旁的玉米、小麦、豆类等作物秸秆集中转运至猕猴桃基地,铺到猕猴桃树根部,浇上水,既能使土壤保持水分,还能通过发酵转化为肥沃的有机质,提升土壤的肥力,实现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一举多得。

  以往每年随着农作物的丰收,大量秸秆堆积在田间地头和道路两旁,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火灾隐患,对环境造成威胁。屈原岗村积极探索创新,将秸秆变废为宝加以利用。工作人员驾驶着三轮摩托车穿梭在村落与田野之间,把散落各处的秸秆仔细收集起来,一车车运往猕猴桃基地。在基地里,秸秆围绕猕猴桃根部进行堆肥发酵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了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的优质有机肥,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以前,每到收获季节,看着这么多秸秆,我们都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有的村民图方便就直接烧掉了,不仅污染空气,还容易引发火灾。现在可好了,村里统一收集秸秆,拿去做肥料,既环保又实用,我们打心眼里支持。”屈原岗村一位村民高兴地说道。

  屈原岗村的这一举措,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方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增加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有助于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为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使秸秆有了较好的去处,解决了无处堆放和不能焚烧的难题,大幅减轻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压力,使乡村环境更加整洁优美,生态更加宜居。此外,这种绿色环保的处理方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传播和实践。

  回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广屈原岗村的成功经验,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更多村庄探索适合自身的秸秆处理模式,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编辑:熊炎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