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气胸 漯河医专二附院多学科团队助力“生命闯关”
时间:2025-06-19 15:36:4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5月26日晚上9点30分,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儿科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正在值夜班的邵琼哲医师接到产科通知,有一早产儿即将出生。
邵琼哲立即联系上级医师单秋歌、值班护士徐彩云前往产科等待接应宝宝。零点18分,一名女宝宝出生,新生儿团队立即给予面罩吸氧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由于该新生儿早产近两月(仅33周),体重不到4斤,出生后出现呻吟呼吸、吐沫,儿科诊断为 “肺发育不成熟”(NRDS),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然而,30分钟后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发紫、呼吸困难、血氧骤降,考虑可能发生气胸,新生儿团队紧急电话联系放射科。
接到通知后,放射科杨会磊、王斌两位医生随即携带移动DR机赶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胸片发现右肺被气体压缩90%(考虑张力性气胸),需紧急救治。一场紧张有序的生命接力赛开始了……
新生儿团队立即更换无创呼吸机为“有创呼吸机”高频震荡通气(减少肺损伤),呼吸困难仍未缓解,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左右,立即联系胸外科刘鹏涛主任紧急会诊。在仔细查看患儿情况后,刘鹏涛诊断患儿为气胸,需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排气缓解呼吸困难,立即准备进行麻醉、行右侧胸腔穿刺置管,负压引流排气。穿刺成功瞬间,水封瓶内气体“嘶嘶”排出,压缩的肺重新张开,约5分钟后患儿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肤色转红润,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左右,一根细细的引流管缓解了危机,大家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72小时内,医护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精细调节呼吸机参数,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复查床旁胸片提示右肺完全复张,呼吸平稳无反复,给予拔除胸腔穿刺引流管。
早产宝宝的气胸救治如同拆除炸弹,快速诊断是剪断导线,精细护理是防爆屏障。在逐步迈过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营养关后,患儿已顺利出院。
为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孩子父母专门将一封感谢信送到医院,传递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真挚情感,见证漯河医专二附院的专业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