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南阳 > 正文
邓州市赵集镇:80亩瓜田“酿”出乡村振兴“甜蜜经”
时间:2025-06-20 08:52:5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通讯员 鞠洋帅

  盛夏的邓州市赵集镇西岭社区,80亩瓜田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藤蔓间圆滚滚的瓜果散发着诱人的清甜,60余个果蔬大棚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这个曾经的南水北调移民社区,如今凭借小小瓜田,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移民社区的“甜蜜逆袭”

  西岭社区仅有100余户400余人,2011年搬迁至此。面对陌生的土地,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文奇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带领群众探索产业发展之路。在政府考察和专家指导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温室果蔬大棚。从最初的2个大棚艰难起步,到如今60余个大棚林立,种植面积达80亩,涵盖西瓜、甜瓜等十余个品种,西岭社区实现了从“移民新村”到“瓜果名村”的华丽转身。

  今年,社区重点推广“众天红小鲜”甜瓜和“拿比特”“早春红玉”等西瓜品种。“众天红小鲜”甜瓜单果重约1.5公斤,中心糖度达16.8%,亩产可达4000公斤;西瓜肉质细腻、上市早,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科技为产业“保驾护航”

  种植技术曾是制约西岭社区瓜果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社区与邓州市农业农村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2021年“双帮一推”活动中,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种植户王红伟通过学习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亩均收益提高20%。

  在设施农业方面,社区积极采用“大棚多层覆盖越冬”“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实现全年错峰种植。冬季草莓采摘季,日均接待游客200余人,春节前后创收数十万元;夏季西瓜、甜瓜成熟时,通过科学管理,果实品质显著提升,西岭西瓜“沙瓤蜜甜”的美名远扬。

  多元销售拓宽致富路

  西岭社区的瓜果销售渠道丰富多样,形成了“线下采摘+线上电商+订单农业”的多元格局。线下,社区凭借地理优势,吸引众多市民自驾采摘,周末单日销量可达万斤。线上,虽未大规模开展直播带货,但通过抖音等平台宣传“自然熟、无农药”的瓜果,吸引了不少外地客户咨询。

  订单农业成为社区稳定的收入来源。今年,社区与多家商超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保价收购协议,西瓜和甜瓜的地头收购价分别达到1.8元/斤和3.5元/斤,较散户销售溢价30%。同时,社区还与本地电商平台合作,通过“产地直发”模式,将瓜果销往郑州、武汉等城市。下一步,社区计划建设冷链仓储设施,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联农带农共享发展成果

  西岭果蔬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地年保底分红800元,参与种植管理还可获得日均80元的务工收入。

  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统一采购农资,降低农户成本。同时,设立“技术帮扶基金”,对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农户给予每亩300元的补贴。这种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社区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从“移民新村”到“瓜果名村”,西岭社区用80亩瓜田书写了产业振兴的精彩篇章。未来,随着品种优化、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的持续推进,这片土地必将结出更多“甜蜜果实”,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熊炎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