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光山县:管网“舒筋活络” 清泉润泽万家
时间:2025-06-23 09:39:4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欣 通讯员 李建华
“水压足了,水质透亮,如今拧开水龙头就像拆‘幸福盲盒’!”清晨六点,领创府小区居民邢女士接水淘米时,望着清澈水流喜笑颜开。这场让信阳市光山县城数万居民点赞的“水网焕新记”,正让老管道“退休”、新管网“上岗”,上演着“旧貌换新颜”的民生暖心戏。

老管网“喊渴”?民生清单解民忧
“以前住7楼,高峰期得用盆接水,洗澡像‘挤牙膏’。”紫水大街商户胡先生回忆起过去直摇头。建于2005年的供水主干管,管径仅相当于“水桶口”(DN600),却要养活如今50余栋高楼、5.2万居民。20年“超期服役”后,管道像得了“老年病”——去年爆管3次,水压低得连热水器都“罢工”,水质浊度超标时,龙头流出的水甚至泛着铁锈色。 2025年春天,县“两会”上,这份“水忧”登上县政府十大民生清单。“管网改造不是‘面子工程’,是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用上‘舒心水’!”随着挖掘机破土动工,3503米的“血管再造术”正式启动,新管道换上“钢筋铁骨”(球墨铸铁管DN800-DN1000),胃口大了三倍(日供5万吨),寿命更是从“弱冠之年”跃升至“半百之期”。
工地“变形记”:阵痛里藏着贴心暖
“突突突的机器声没了,早晚高峰还能顺畅过马路!”龙山北干渠住户胡女士每天上班路过工地,都要瞅瞅新进展。为了把“短期不便”降到最低,施工队玩起了“时间魔法”——早上七点前收工,傍晚五点后“静音”,给上班族让出“绿色通道”;路口搭起临时照明长廊,坑洼处铺钢板垫平,连扬尘都被雾炮机“追着跑”。 最让居民称奇的是“地下穿针术”。在紫水河桥等复杂路段,巨大的定向钻机像“土行孙”般钻地而过,800米管道不用挖开路面就能“无缝衔接”。BIM模型提前“勘探”地下世界,精准避开12处“地下生命线”,让管网改造像“拼乐高”一样严丝合缝。
清泉“上岗记”:老社区迎来新惊喜
“快看!水变‘透明’了!”领创府小区试水那天,居民们捧着水杯比透明度。数据最有说服力:改造后水压从“爬楼梯”的0.12MPa涨到“坐电梯”的0.28MPa,12楼住户也能痛痛快快洗淋浴;水质浊度从“ cloudy(浑浊)”降到“ crystal clear(晶莹剔透)”,智能监测仪24小时“站岗”,余氯、浊度等指标实时“报平安”。 沿街商户更尝到了甜头。胡先生的小吃店装上了新热水器,“现在高峰期接水不发愁,煮面效率提高一倍!”截至6月20日,3063米新管网已“走街串巷”,比原计划快了20天,预计6月底就能让所有居民喝上“放心水”。

未来“水蓝图”:一滴清泉润全城
“新管道能扛50年风雨,相当于给城市装了‘长寿血管’!”县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向辉指着施工地图介绍,未来管网还将“联姻”智慧水务——每只水表都有“电子身份证”,漏水能自动报警;大数据平台实时“把脉”水流,让每一滴水都走得明明白白。 这场“水网革命”背后,是城市发展的“精明账”:不仅能省下每年10万吨漏损水(相当于50个标准泳池),更给200亩待开发地块“解渴”,为商业综合体、新楼盘铺好“水脉”。正如邢女士在业主群里写的:“拧开的是水龙头,流出的是幸福感。这水管改得‘中’!”
当夕阳为工地镀上金边,工人们的安全帽在余晖中闪烁。再经过几天的通水测验,紫水大街的千家万户将迎来“清泉奔涌”的新日常——这汪清水里,藏着城市治理的温度,更流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