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新县:一面锦旗背后的民生答卷
时间:2025-06-23 19:58:5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黄珊珊 陈明胜

  “快看这水,我们现在用水不愁啦。”6月22日,新县沙窝镇杨畈村陈洼组的陈奶奶用粗糙的双手拧开了家中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

  时间倒回三天前,一面印着“引甘泉惠民生 办实事暖民心”的特殊锦旗,被郑重地交到新县水利局工作人员手中。这面鲜红的锦旗不仅承载着沙窝镇杨畈村陈洼组村民的诚挚谢意,更见证了一个多方联动破解饮水难题的暖心故事。

  故事始于一场别开生面的“昼访夜谈”。在杨畈村陈洼组的一个农家小院里,陈奶奶紧紧握住驻村第一书记胡青山的手,道出了困扰十多户村民的烦心事:“赶上今年旱情,之前铺设的管道已经不能保证我们平时的用水,吃水成了大难题!”质朴的话语,字字牵动着在场干部的心。

  面对陈洼组地势高、管网铺设难度大的现实问题,杨畈村驻村第一书记派驻单位新县审计局、沙窝镇政府以及杨畈村“两委”迅速形成工作合力。沙窝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征求周边村民意见,在县审计局的协调下,积极对接县水利局,邀请专家现场勘察指导,精心制定新建供水管道施工方案。随着最后一节管道的精准对接,清澈甘甜的自来水顺着崭新的管道奔涌入户,陈洼组“吃水难”彻底成为历史。

  陈洼组用水问题的解决,不仅是沙窝镇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缩影,更是新县“开门教育办实事”行动的鲜活样本。自从新县全面启动“开门教育办实事”专项行动以来,沙窝镇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聚焦饮水安全、道路亮化、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每当夜幕降临,沙窝镇镇村干部便与乡亲们围坐在庭院里,大家畅所欲言,从基础设施、医疗保障到就业增收,干部们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乡亲们的每一个诉求。正如村民李大爷所言:“过去有事我们要自己找干部,现在干部主动上门解决问题,我们心里特别暖!”

  数据无声却掷地有声。截至目前,沙窝镇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7条,推动解决民生实际问题17件。这些数字背后,是群众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是沙窝镇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

  “未来,我们将始终牢记为民初心,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沙窝镇主要负责人表示。

编辑:杨晓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