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金融 > 正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乐监管支局:精打小微金融服务“组合拳”
时间:2025-06-24 11:10:0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程瑞芳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乐监管支局创新开展“兴乐万企行”活动,精打“创新落实手段、建立项目储备库、构建服务矩阵,强化信用扩容,建立“黄转绿”纠正机制”系列组合拳,收到良好成效:2024年度支持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推荐清单”和银行授信户数并列濮阳市县区第1名,2025年支局“兴乐万企行”活动入选南乐县政府“乐商有道”十大品牌之一,《南乐金融监管支局“黄转绿”助小微破融资困局》被河南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办公室选为典型案例,专题上报省政府。

  及时传导金融政策。先后召开支局年度金融监管工作会议、南乐银行业“干字当头”奋力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奋力第二季”金融服务推进会,要求各银行机构紧紧围绕南乐经济发展大局,压实发展和风控责任,秉持“总量要大,结构要好,流向要实,节奏要稳”原则,锚定一流业绩、创建一流辉煌,力争南乐金融业2025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5月底南乐银行业小微贷款59.18亿元,较年初增加4.26亿元,增长7.76%,高于全市小微贷款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贷款36.48亿元,较年初增加2.3亿元,增长6.73%,高于全市普惠型小微贷款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

  创新融资协调机制落实手段。创新开展“兴乐万企行”活动,完善包联企业责任人定期走访机制,及时跟进企业融资政策、财务辅导及信用培育,加强贷款主动营销和投放力度。截至5月底,南乐银行业机构共走访企业3960家,已授信企业3470家,授信金额8.34亿元,实际放款金额7.08亿元。目前支局“兴乐万企行”活动已经入选南乐县委县政府“乐商有道”十大品牌之一,成为县委、县政府年度经济发展重点工作之一。

  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项目储备库。在前期各乡镇办大走访大调研期间,支局要求各银行业按照各自推荐清单建立小微贷款项目储备库。坚持“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主动与县工商联、工信局、商务局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联合建立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及外贸企业等10个实体清单,总计987家小微企业,强化小微贷款项目储备。凝聚经济金融发展合力,进一步提高银行小微贷款营销针对性和成功率。截至5月底,南乐县各银行机构发放小微企业首贷户359户,金额3.38元,分别较年初增加157户、1.91亿元,分别增长77.72%、129.93%。

  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矩阵。指导各银行机构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建立以网点为中心的发散式服务网络,争取服务半径最大化。要求各银行机构对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及外贸企业等10个实体清单进行全部走访,重点对规上企业建立银行分包联络服务机制,对全县123家规上企业安排290名金融服务专员,省市重点企业要求行长走访到位,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和金融诉求。指导邮储银行充分利用韩张镇、杨村乡两个银政邮一体化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金融服务专员,在邮政代理网点设立金融服务咨询台,收集贷款意愿表。指导南乐农商行选拔82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乡情村况熟习悉的专业人员,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采取“一村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清单300多个,贷款1.5亿元,实现乡村全覆盖。

  强力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扩容增效。鼓励银行机构突破传统模式,优化银行授信管理体制,强化“线上”“线下”金融服务联动,积极推出适配地方产业特色的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服务质量提升;指导各银行机构积极推广应用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保险保证等权利进行担保融资,充分利用无还本续贷、信用贷、银税合作及信易贷等现有政策,建立“乐信融”工作机制,强化企业信用应用,将企业“无形信用”转化为“有形资金”,推动小微信用贷款扩容增效。截至5月底,南乐县银行机构先后推出“乐商贷(工行)”“惠农e贷(农行)”“善营贷(建行)”等信用产品,发放信用贷款9.21亿元,较年初增加1.22亿元,增长15.27%;发放无还本续贷5.91亿元,较年初增加3.08亿元,增长108.67%;推广银税合作,发放贷款1.32亿元,与年初持平。

  建立“黄转绿”问题贷款纠正机制。要求各银行机构对问题贷款申请对象,不得“一棍子”打死,对于符合“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5个标准的小微企业,建立“黄转绿”问题纠正机制,逐户建立问题台账,将问题企业问题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及时移交协调机制领导小组,由相应部门及时纠正,问题解决后再由银行及时授信及时发放贷款。截至目前南乐县标记“黄色”类的企业共32户,其30户小微企业经相关机构和银行共同努力,解决问题48个,达到“黄转绿”标准,发放贷款1350万元。

  目前,南乐监管支局精打小微金融服务“组合拳”后,收到良好成效,南乐县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起势壮大、食品加工业成势发展,装备制造业聚势向新,商贸物流业乘势突围,农林牧副渔借势璀璨,地方经济触底反弹,各行各业萌新向荣。广大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对金融监管有了新认知,对银行业保险业有了企盼,政银企融和有了新高度。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