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平顶山 > 正文
鲁山:变废为宝淘“黑金”
时间: 2024年11月05日09:25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俊凯 李想

  11月2日,走进鲁山县仓头乡译农源炭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应对激增的订单,他们开足马力,日夜赶工,厂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该公司由当地返乡青年王坤鹏创建。2020年,王坤鹏发现田间地头有很多农作物秸秆,且荒山面积大、次小薪材可就地取材,就开始探索如果把这些资源科学利用起来,既节能环保,又增加经济收入。他通过网上搜索到利用废弃秸秆和锯末生产机制木炭的信息,该种木炭无烟、无味、无毒,既能烧烤取暖,又能净化水源,是一个变废为宝、造福于民的致富好项目。说干就干,王坤鹏注册成立了译农源炭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每年可生产350吨木炭,产值近10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增收,长期用工20余人,临时性用工50余人。

  


  “我在这儿上班,一年下来,收入有两万多元,我离家很近,钱也赚了,家庭也照顾了。”务工农户王根伟说。

  王坤鹏介绍,他的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模式为自有品牌经营和订单加工,根据南北市场差异分别推出“红彤彤”“译清源”两大品牌系列产品。

  “由于市场稳定、需求量大,下一步我准备扩建生产厂房1000平方米,投资500余万元对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建地窑炭化炉,升级改造后可年产生物炭6000吨。”王坤鹏说。


编辑:王丽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