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我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让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
时间: 2024年07月23日12:59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是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抓手。近日,我省印发《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建立健全全省循环经济体系。

  未来,我省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明年初步建成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自从小区配备了智能回收箱,大家参与回收的积极性更高了。只要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就可快速‘变废为宝’。”7月20日,在商丘市帝和·温莎阳光小区,业主魏佳琳像往常一样,将整理好的垃圾按类别投放到智能分类垃圾箱内,回收金额立即到账。“家里积攒的纸箱、矿泉水瓶子、读完的报纸都可以分类投送到不同回收箱,投放的物品总重量和置换的金额会显示出来,并直接到账,很方便,也很环保。”

  据该小区的环保督导员介绍,小区一天大概能收一百五六十斤废品,然后统一运到城郊的垃圾分拣中心作进一步处理。环保宣导员双休日全天值守,周一至周五每天17时至18时30分值班。

  建立健全高效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是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方案》围绕推动全省循环经济体系提级、提档、提质、提效,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保障再生资源供应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面建设美丽河南。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到2027年,全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2.5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报废汽车年规范回收拆解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年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促进“两网融合” 实现源头减量化

  《方案》在推动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上,要求引导专业化企业开展废旧物资回收业务,实行规模化、规范化运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企业与下游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合作,依托自有人员、车辆、设施等开展废旧物资回收业务。

  据了解,“两网融合”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的重点工程,旨在将垃圾分类回收网络和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有机结合,促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回收和利用是密切关联又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节。相关专家表示,“两网融合”是让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这两套回收系统发挥各自优势,从垃圾的投放到中途运输,再到最后处置这三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设计,让不同类型垃圾能得到循环、再生利用和合理处置处理,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

  数字化赋能,让回收循环利用更高效。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提出,我省还将提升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信息化水平。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企业建设立足河南、服务行业的废旧物资网络回收和交易平台,运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实现网上预约、上门回收。

  同时,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支持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

  “数据显示,当前我省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电脑保有量约1.5亿台。一些家电家具因使用年限长,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巨大。”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方案》要推广家电、汽车等高值资源和家具等大件物品“换新+回收”模式,提供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下一步,商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规范化处理和二手流通工作,整合优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相关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回收体系标准化建设水平。

  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就需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近日,位于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北区的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批退役的动力电池被送到这里。废旧锂电池经过拆解、分容、重新配组等工序,以适应电动三轮车、二轮车等“低应用场景”,实现梯次利用。

  “退役并不表示动力电池完全报废。我们一直在努力开发新的梯次利用场景,以充分挖掘动力锂电池的剩余价值。”河南中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豫萍说,电池再生利用是把无法梯次利用的部分进行破碎,提取出钴镍锂等有价金属产品,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上游原料,从而实现再生循环。

  促进再生资源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泛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汇聚合作力量,提高回收服务质量。

  《方案》要求,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升级行动,深入推动郑州、平顶山、三门峡建设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支持各地建立健全区域废弃物协同利用机制,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

  同时,引导国有企业在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组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集团。支持省内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走出去”,参与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运营。

  “我省循环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在废旧家电拆解、再生金属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打造了一批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新国说,接下来,我省将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范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除了生活废弃物品,工业领域的再生资源利用也是重中之重。

  《方案》明确,要结合培育壮大相关产业链的机会,推动再生钢产业链、再生铝产业链、再生铅产业链、再生铜产业链、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链、再生塑料产业链和再生纸产业链融合发展。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