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宜阳县乔庄村:“以艾致富”引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时间: 2024年09月06日08:51         

  近年来,在宜阳县董王庄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乔庄村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五星”支部创建目标夯实村级发展根基,在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乔二元的努力下,着力将乔庄村打造成为艾草乡村、康养之乡、文旅之乡、特色种植之乡,让村民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红利,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图片.png

  穷山窝的蝶变之路

  宜阳县董王庄乡位于宜阳县城南35公里处,素有宜阳“南大门”之称。乔庄村的蝶变得益于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如今村子已从昔日穷山窝变成先进村、精品村、“五星”支部村,彻底拔下了“穷根”,成为了拥有车库、小花园的现代化村居。在村党支部书记乔二元的带领下,村民彻底开启了崭新生活。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乔二元历任乔庄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硬是把昔日穷山窝变成了现在的富裕村,因为带领村民致富能力强,他当选为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洛阳市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宜阳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

  谈起村子的发展历程,乔二元历然在目。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2016年乔二元带领村民小组赴南阳参观艾草发展。从南阳回来后,他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号召全村发展艾草。第一年,乔庄村种植艾草200亩,当年种植当年见利;第二年,乔庄村又发展种植艾草200亩。此后,村民们连年种植连年收获,400亩艾草地点亮了乔庄村“艾草之乡”的金字招牌。

  党建引领“多产融合”发展

  当前,乔庄村集艾草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已发展建设了以天之艾为龙头的两家艾产品生产公司,标准化车间生产的艾条、艾绒、艾被等艾产品通过电商远销全国各地,有力地奠定了村集体“以艾致富”的产业发展之路。

图片.png

  近年来,艾情谷漂流已经成了唱响乔庄村的上水漂流项目,也成了辐射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各地人们爱玩的乡村游水上项目之一。据乔庄村文旅运营负责人郭海旺介绍:艾情谷是董王庄乡乔庄村村集体打造的国内首家以爱情为主题的水上漂流项目。漂流水域全长6公里、落差116米,打造有“一梯两桥两亭五关”,即岁月天梯、鹊桥、风雨人生桥、慕思亭、定情亭、迷恋关、濡沫关、信任关、忠诚关和相守关。漂流舟顺流而下,其过程有激荡起伏,有和缓平淡,像极了爱情中的各个阶段,使人们在大自然中体验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情感历程。

  艾情谷康养中心是乔庄村的又一特色项目。康养中心一楼为艾产品交易展示中心,货架上陈列有各类艾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等5大类村特色产品;二楼为艾草代茶饮、代餐饮、艾香鸡等20余种食疗特色产品;三楼为艾草康养体验中心。体验中心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养生保健相融合,开展推拿、艾炙、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电疗等10余种养生项目。未来,乔庄村将以发展康养为目标,将健康中国构建纳入村未来十年发展规划,让康养成为引领乔庄村健康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抓产业规划,谋长效发展

  按照“一心两带五片区”产业振兴布局,乔庄行政村将乔庄、北沟、丁庄三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纳入全村统一发展规划。以乔庄村中心组为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以沟域经济发展带和旅游经济发展带动艾叶种植区、核桃采摘区、花椒产业区、乡村旅游体验区、滨水休闲观光区“五片区”产业整体发展。

  在村居村貌建设方面,乔庄村家家户户门前有自己的小果园,一片一片的小果园,组成了一个大花园。村民乔慧芳家门是一大片石榴,当前挂果稠密,看起来红红火火;村民乔胜民家门前是一大片樱桃,在樱桃成熟季,吸引了不秒馋涎欲滴的人。据乔二元介绍,为了打造花园式村居,村里以前栽种的是月季、百日红等花草,但村民对花草司空见惯,懈于管理,后经召开群众大会,有村民提议栽种果树,树栽在谁门前,谁管理谁吃果。一经提议,村里马上安排落实,出钱出人栽果树。当前乔庄村家家门前有果园,户户家里飘花香。

  夯实乡村游发展根基,少不了文化的沉淀。乔庄村斥资打造的党建小屋内,展示着村委班子历年发展的规划、成绩和荣耀,文明村镇、先进示范村、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烫金招牌挂满了一面墙;乔庄村的发展大事记、历史沿革均挂墙记载;乔庄符号中不仅记忆展示了先辈英烈在烽火连天岁月护卫乔庄的英勇事迹,也展示着各级领导建设乔庄的奋斗身影。

  建设和美乡村建设,离不开精打细算

  “精打细算”不仅是乔庄村的文化招牌,也是引领乔庄村规划发展的智慧标语。走近乔庄村村委会门前,“精打细算”几个大字映入眼帘,问起为什么会坚起这几个字?乔二元解释说:“希望村里的每个干部来到这里都要学会精打细算。近年来村里一直在搞企业,扩大产业发展,没有精打细算和好的规划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精打细算规划好每一份产业,村里发展的底子才能铺得更厚实,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长远。”

图片.png

  “产业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最直接抓手,无产业就不能谈振兴,无产业也就创建不了‘五星’之部。党的政策就是让我们引领村民过上有钱的日子,幸福的日子。”乔二元说。随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乔庄村的资源叠加效应明显,在“以艾致富”的产业道路上,规划水上漂流项目、康养小镇建设、肉牛养殖基地、花椒和中药材种植项目等,在乔二元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带领下,乔庄村积跬步于千里,硬是将昔日的穷山窝变成了现代化的和美乡村,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村集体年年有收入,村民分红获利。乔二元的“书记心得”与“头雁”之路,无疑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写照和缩影。(赵刚  陈万超 宋麦玲)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