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老人,稍微摔一跤就骨折了,还有些老人不知不觉就变得弯腰驼背、身高变矮,这些都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在捣鬼。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悄无声息地偷走人们的骨骼健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今天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给大家做一期科普,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骨质疏松的诊治与预防,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简单来说,就是骨头里的钙质等矿物质不断流失,骨密度降低,骨质变得稀疏,就像被蛀空的房屋梁柱,外表看似完好,实则脆弱不堪。正常的骨骼是紧密而坚硬的,有着良好的韧性和强度,能支撑我们的身体,完成各种活动。可患上骨质疏松后,骨骼中的骨小梁逐渐变细、断裂,骨皮质变薄,骨骼的结构和强度遭到严重破坏,轻微的外力,比如咳嗽、打喷嚏、从椅子上起身,都可能引发骨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骨代谢逐渐失衡,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不断减少。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遗传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疏松患者,那么个体发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饮食中钙摄入不足、长期大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等,也会加速骨量流失,增加患病风险。一些疾病,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以及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可能诱发骨质疏松。
二、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骨质疏松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疼痛、骨折等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它能准确测量腰椎、髋部等部位的骨密度,通过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年人峰值骨量的比较,得出T值,T值≤-2.5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除了骨密度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也能帮助我们了解骨代谢的动态变化,辅助诊断骨质疏松。比如,血清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等指标升高,提示骨形成活跃;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等指标升高,则表明骨吸收增强。另外,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发现骨折、骨质破坏等病变。对于绝经后女性、65岁以上老年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三、科学治疗:多管齐下对抗病魔。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就需要积极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强度,预防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补充钙剂、维生素D。生活方式调整主要是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D的食物,像牛奶、豆制品、鱼虾、绿叶蔬菜等。同时,要坚持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还能促进钙吸收,增强骨骼强度。另外,要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补充钙剂可以增加钙摄入,维生素D则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骨密度。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800 - 1200毫克,维生素D摄入量为800 - 1200国际单位。
药物治疗:根据作用机制,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分为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抑制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新骨形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辅助器具的使用等。物理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运动疗法则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行走能力,减少跌倒风险。
四、积极预防:从现在开始守护骨骼健康。骨质疏松一旦发生,很难完全逆转,所以预防胜于治疗。骨质疏松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青少年期:这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骨骼健康生长。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
中青年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女性在绝经前要关注自身的激素水平,男性要注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骨骼的损害。通过这些措施,尽可能多地储备骨量,为日后的骨骼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年期:除了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坚持规范治疗外,要特别注意预防跌倒。家居环境要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安装扶手、防滑垫,保持地面干燥,减少障碍物等。外出时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小心行走,避免在湿滑、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同时,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只要我们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措施,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就能够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守护好我们的骨骼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别让骨头“静悄悄”地变脆弱,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科普作者姓名:袁丁,现职称:主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急诊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