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肺部感染,主要侵犯肺泡为主,而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或乏力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CT检查对于肺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程度和性质,是快速诊断肺炎类型的简单方法,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今天我从肺炎的CT影像表现给大家做下科普。肺炎的CT影像表现有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下是肺炎CT影像的主要表现,以便大家从科普中有一定的认识。
肺部浸润影:肺炎早期CT表现可能包括肺部浸润影,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的肺泡内渗出物和炎性细胞所形成的。这些浸润影通常呈现出云雾状、片状或结节状的外观,密度较周围正常组织低。
支气管充气征:在CT图像上,支气管充气征表现为实变肺组织中树枝状、条索状或环形的低密度影,这些影像代表充气的支气管。支气管充气征通常出现在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肺部疾病中,有时也出现在肺不张、肺纤维化等疾病中。
实变影:随着肺炎病情加重,肺组织可能会出现实变影,这是由于肺泡内渗出物和炎性细胞聚集形成的。这些实变影通常呈现出大片状、斑片状或结节状的外观,密度较周围正常组织高。
空洞和气囊:在某些肺炎类型中,如真菌性肺炎和某些病毒性肺炎,CT检查可能会显示肺空洞和气囊状影。这是由于肺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的气体或液体积聚在空洞内。这些空洞和气囊通常呈现出圆形或类圆形的外观,密度较周围组织低。
胸腔积液:肺炎的严重期可能会引起胸腔积液,由于炎症导致的胸膜炎症和渗出物积聚在胸腔内。胸腔积液通常呈现出单侧或双侧的液平面影,密度较周围组织低,随着胸腔积液量增多,患者也会有不同程度胸闷气喘、乏力的症状。
大叶性肺炎的CT影像:病灶局限在某一个段、某一个叶,病灶很少跨段、跨叶,且密度相对均匀,边界较清楚。
小叶性肺炎的CT影像:病变表现为跨段、跨叶,为散在病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以是一侧肺的上、中、下散在病灶,也可以是双侧肺的上、中、下散在病灶。累及胸膜时,会导致胸膜出现边界不清、膈面不清,会出现少量胸腔积液,并且病灶贴近胸膜边缘。
球形肺炎的CT影像:为球形病灶,临床较为常见,病灶呈球形改变,密度可以均匀,也可以不均匀。
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早期可以有小斑片影、磨玻璃影,甚至可能是多发磨玻璃影,主要存在于肺外野。随着病情加重,磨玻璃影或片影范围会扩大,会变成大片磨玻璃影,或者出现大白肺。
在进行肺炎CT诊断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史、个体差异、临床表现、病情的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准确判断肺炎的类型和病原体。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炎,CT影像会有所不同,因此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CT图像,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科普作者姓名:张芮 现职称:主治医师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放射科)
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