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各种意外,外伤时有发生。当胸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后,胸锁关节的检查至关重要,却常常被人们忽视。胸锁关节作为连接上肢与躯干的关键枢纽,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肢体活动和生活质量。今天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给大家做一期科普,以便大家了解外伤后胸锁关节的检查基础,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准确诊断,为后续的有效治疗和康复奠定基础。
胸锁关节在人体的的重要地位
胸锁关节由胸骨柄的锁切迹与锁骨的胸骨端构成,虽然在全身关节中它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其作用却不容小觑。它是上肢与躯干之间唯一的骨性连接,承担着支撑上肢、参与上肢运动的重任。我们日常进行的抬手、举物、转身等动作,都离不开胸锁关节的协同配合。正常的胸锁关节活动,能够保证上肢在各个方向上灵活自如地运动。一旦胸锁关节因外伤受损,上肢的运动功能就会受到严重限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外伤对胸锁关节的影响:常见的导致胸锁关节损伤的外伤原因包括车祸、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中的碰撞)、高处坠落以及暴力击打等。当这些外力作用于胸部时,胸锁关节可能会发生脱位、骨折或周围软组织损伤。胸锁关节前脱位时,可在胸锁关节前方明显看到或摸到异常隆起;而后脱位相对少见,但更为危险,因为它可能压迫周围的重要血管和神经,引发上肢供血不足、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骨折则可能导致局部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拉伤、肌肉挫伤等,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压痛和活动受限。
外伤后胸锁关节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视诊:视诊是检查的第一步,观察胸锁关节周围的皮肤有无擦伤、淤血、肿胀等情况。两侧胸锁关节的对称性也是视诊的重点,如果一侧胸锁关节出现肿胀、隆起或凹陷,与对侧明显不同,就可能提示存在损伤。例如,胸锁关节脱位时,脱位侧的关节会有明显的畸形,这种直观的表现有助于初步判断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触诊:触诊能更准确地了解胸锁关节的状况。用手指轻轻触摸胸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检查是否有压痛、异常活动或骨擦感。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往往是损伤所在之处。如果在触诊时感觉到胸锁关节有异常的活动,超出了正常的活动范围,或者触及到类似骨头摩擦的感觉(骨擦感),则高度怀疑有关节脱位或骨折的可能。同时,还会检查周围的肌肉紧张度,判断肌肉是否因损伤而出现保护性痉挛。
活动度检查:让患者进行上肢的各种主动和被动活动,以评估胸锁关节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胸锁关节允许上肢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和旋转等运动。在检查时,医生会对比两侧上肢的活动范围。若患者在活动上肢时出现疼痛加剧,或者某一方向的活动明显受限,都表明胸锁关节可能存在问题。比如,患者不能正常上举上肢,可能是胸锁关节损伤导致其活动受阻。
胸锁关节损伤特殊检查:
1.应力试验:通过施加特定方向的应力,观察胸锁关节的稳定性。如锁骨上移位试验,医生会向上提拉锁骨,若胸锁关节出现疼痛或异常活动,提示关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可能存在韧带损伤。
2.影像学检查:
X 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能清晰显示胸锁关节的大致形态、有无脱位和明显的骨折。虽然 X 线对于一些细微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显示效果不佳,但它仍然是初步诊断胸锁关节损伤的重要依据。通过正位、斜位等不同角度的拍摄,可以全面观察胸锁关节的情况。
CT 检查:对于 X 线难以发现的细微骨折、关节内病变以及复杂的解剖结构,CT 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它可以从多个层面观察胸锁关节,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MRI 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胸锁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如韧带、肌肉、关节囊等。MRI 能够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对于诊断软组织损伤具有独特的优势。当怀疑有软组织损伤而 X 线和 CT 检查结果正常时,MRI 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外伤后及时、准确地对胸锁关节进行检查意义重大。通过视诊、触诊、活动度检查以及特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一系列方法,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胸锁关节的损伤情况。这不仅有助于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还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当我们胸部遭受外伤后,一定要重视胸锁关节的检查,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延误病情,影响后续的恢复和生活质量。
(科普作者姓名:孔军拥,现职称:主管技师(放射医学技术),单位: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科室: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