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定义:足底筋膜炎又称跖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跖筋膜起源于跟骨内侧结节,向远端延伸增宽并在跖趾关节水平分成5条足趾束,走行于屈肌腱的两侧并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骨膜。
症状及体征
典型症状为足跟部内侧疼痛,患者常自述晨起第一步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重新行走的最初几步疼痛最明显,走起来会好一些,负重时间延长后加重。
行走时足部特征表现为轻度跖屈及内翻,最常见体征是跟骨结节内侧的局限性压痛,可伴轻微的肿胀及发红。
在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查体中,Windlass 试验具有 100% 的特异性和 32% 的敏感性,阳性结果为:稳定踝关节时,被动背屈跖趾关节引起足后跟疼痛。
一、康复锻炼方法,现简介如下。
1.足底筋膜和小腿拉伸锻炼
站在台阶上,慢慢让脚跟下落。你应该会感觉到脚底和小腿后部有轻微的拉伸感。保持向上平衡 2-3 秒钟,慢慢放下,重复25次。当您能轻松完成25次重复动作后,可尝试单腿提踵运动。为了安全起见,请尽量扶着椅子或台面。
其中单纯跟腱牵伸训练作为足底筋膜炎首选治疗方法已有多年,疗效确切。
2.毛巾脚趾卷曲锻炼
3.足底筋膜球按摩锻炼
坐在椅子上或沙发上。将球置于脚底弓形部位下方。身体前倾,利用自身体重调节压力。慢慢将球在脚底上下滚动,然后再左右滚动。从轻微的压力开始,通过向下按压球逐渐增加压力。滚动约1分钟。
4.毛巾脚踝拉伸锻炼
坐于地面上,将腿向前伸。使用一张毛巾或有弹性的训练带套在脚上,往身体方向牵拉脚趾,并保持膝关节伸直,直到感觉到小腿后方有牵拉感,维持10秒后放松。10次为一组,建议每日做3组。
二、其他保守治疗方法
1.支具
足部矫形器有助于平衡足底内、外侧弓和横弓三点力学,稳定足部结构,降低足内翻概率,缓冲地面压力并减轻足底筋膜张力,从而缓解足底筋膜炎症状,常能使患者在短期内获益。
夜夹板可使踝关节在睡眠中保持中立或背屈位,防止跟腱-腓肠肌复合体挛缩,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尤其是晨起前几步的疼痛。
2、非甾体类抗炎药
使用 NSAIDs 治疗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流行的做法,但有学者提出,足底筋膜炎并不是真正的炎症过程,口服 NSAIDs 可短期缓解疼痛,但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仍不明确且缺乏可靠证据。
3、皮质类固醇注射
大量研究报道皮质类固醇治疗足底筋膜炎短期疗效显著,但其潜在并发症包括筋膜破裂及足跟脂肪垫萎缩,因此在注射皮质类固醇后,短期症状仍未明显改善者,建议停止重复使用。
4、PRP
大量文献报道在慢性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中,PRP 比皮质醇注射更有效和持久,并且从理论上 PRP 治疗足底筋膜炎可能优于皮质类固醇注射,因为跖筋膜炎并不是一个炎症的过程。
5、肉毒杆菌毒素 A
BTA 注射治疗跖筋膜炎的报道较少,现有的研究认为 BTA 作用机制在于防止乙酰胆碱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轴突末端释放,从而引起肌肉松弛,这种机制已被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对于慢性跖筋膜炎已显示出有效的结果。但其注射有效性与并发症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对照研究。
6、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的机制是通过振动造成深部组织微小创伤,诱导局部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微循环,刺激机体组织重启并加速修复。
目前关于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最佳冲击波强度尚无定论。最新的 meta 分析认为冲击波能量在 0.28 MJ/mm2时效果最佳,而且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体外冲击波在很多慢性肌骨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方面的治疗越来越广泛且效果值得肯定。
注意事项
如接受保守治疗足底筋膜炎 6 个月仍无效,临床称为顽固性足底筋膜炎,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以开放、经皮或关节镜下足底筋膜切除与腓肠肌松解术为主要术式,主要是基于缓解足底筋膜处的张力和超负荷。
(卢绪章 新乡市牧野区新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