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证书】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有人突然咳嗽、喘息,呼吸变得急促,甚至难以正常说话和活动。如果有,很可能他们正在经历气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气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如何识别和进行家庭处理,对患者及其家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对这方面的知识给大家做一期科普,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
一、气支气管哮喘的识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典型症状
喘息:这是气支气管哮喘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患者会感觉呼气时气流受阻,发出一种高调的、类似吹哨的声音,严重时不用听诊器,旁人也能清晰听到。比如,在安静的夜晚,哮喘患者发作时,家人能明显听到其呼吸时的异常声响。
咳嗽:咳嗽在气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非常普遍,且往往较为顽固。它可能在夜间或清晨加重,有时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普通的止咳药难以奏效。许多患者最初就是因为长期咳嗽不愈,经过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哮喘。
胸闷:患者会感到胸部仿佛被重物压迫,有一种憋闷感,就像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呼吸费力。这种胸闷的感觉会随着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而变化。
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变浅,甚至需要动用辅助呼吸肌,如颈部和肩部的肌肉来帮助呼吸。他们可能会坐立不安,努力寻找一个舒适的呼吸姿势,最常见的是端坐位,身体前倾,双手撑膝。
诱发因素:
过敏原:尘螨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它们喜欢生活在床垫、沙发、地毯等地方。花粉也是重要的过敏原,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哮喘患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动物毛发和皮屑也容易诱发哮喘发作,所以家中饲养宠物的哮喘患者需要格外注意。
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等,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气道炎症加重,使哮喘患者的症状更加明显。
环境因素:冷空气、烟雾、刺激性气体(如厨房油烟、装修气味)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刺激气道,引发哮喘。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哮喘患者如果突然暴露在冷空气中,很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特殊类型
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类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通常持续8周以上,而没有明显的喘息、胸闷等典型哮喘症状。咳嗽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运动、冷空气、过敏原等因素会诱发或加重咳嗽。很多患者会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疾病。
运动诱发性哮喘:有些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哮喘症状,一般在运动停止后5 - 15分钟发作,症状可持续30 - 60分钟。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诱发。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且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运动更容易发作。
二、气支气管哮喘的家庭处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急性发作时的应对
立即脱离过敏原:如果知道诱发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如正在打扫房间接触到了尘螨,或者在花园中接触到了花粉,应尽快让患者离开过敏原环境,转移到空气清新、无过敏原的地方。
使用急救药物:沙丁胺醇气雾剂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常用急救药物。当患者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让患者按说明书使用,一般是每次1 - 2喷,可在20分钟后重复使用,但1小时内使用一般不超过6喷。同时,可配合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以减轻气道炎症。
采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这样可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积,减轻呼吸困难。让患者保持放松,避免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哮喘症状。
日常管理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清洁,定期使用除螨仪清理床铺、沙发等容易滋生尘螨的地方。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开窗通风的时间,或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花粉。如果对动物毛发过敏,最好不要饲养宠物,若已经饲养,应避免宠物进入卧室等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
药物管理: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妥善保管药物,注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检查气雾剂的剩余剂量。
生活方式调整: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可以选择游泳、瑜伽等对气道刺激较小的运动项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病情监测
症状记录:患者或家属可以准备一个哮喘日记,记录每天的症状发作情况,包括发作的时间、严重程度、诱发因素、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等。通过对这些记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峰流速监测:峰流速仪是一种简单的监测工具,可以测量患者呼气时的最大流速。患者可以每天早晚使用峰流速仪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如果峰流速值低于个人最佳值的80%,可能提示哮喘控制不佳,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气支气管哮喘虽然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正确的识别和有效的家庭处理,患者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对哮喘的相关问题还有疑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科普作者姓名:康燕,现职称:副主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