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牙龈上突然冒出的脓包,虽不起眼却常常带来疼痛与不安。很多人会选择自行挑破,但这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牙龈脓包看似是小毛病,实则是口腔健康发出的“求救信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牙龈上长出脓包?又该如何应对?让我们深入探究这一常见口腔问题背后的真相。
一、牙龈脓包的本质:炎症与感染的产物
牙龈脓包的出现,本质上是口腔内细菌感染引发炎症的结果。当细菌在牙龈或牙齿周围大量繁殖,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对抗细菌。在这个过程中,死亡的细菌、免疫细胞和组织液混合形成脓液,当脓液无法顺利排出时,就会在牙龈局部形成肉眼可见的脓包。这种脓包不仅会带来胀痛感,还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大,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二、牙龈脓包的常见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尖周炎:牙齿龋坏(蛀牙)是导致根尖周炎的主要原因。当龋洞未及时治疗,细菌会逐渐侵蚀牙髓,引发牙髓炎。若牙髓炎得不到控制,炎症会进一步扩散至牙根尖周围组织,导致根尖周炎。根尖周组织受到炎症刺激后,会形成脓肿,脓液通过牙槽骨向牙龈方向排出,最终在牙龈上形成脓包。这种脓包通常与某颗患牙对应,按压时疼痛明显,患牙还可能有浮出感、咬合痛等症状。
(二)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物引起。当牙菌斑和牙结石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及牙龈边缘,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随着病情发展,牙周组织遭到破坏,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的细菌滋生繁殖,引发炎症,产生的脓液积聚在牙周袋内,当压力增大时,就会突破牙龈形成脓包。患者常伴有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齿脱落。
(三)冠周炎:智齿冠周炎是冠周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当智齿部分萌出时,牙冠周围会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极易堆积其中。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感冒、过度疲劳,盲袋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形成冠周脓肿,表现为牙龈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如果炎症反复发作,还可能在牙龈上形成长期不愈的脓包。
(四)其他因素:牙龈外伤、牙齿折断、不良修复体(如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也可能损伤牙龈组织,引发感染导致脓包形成。此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会影响身体的抗感染能力,使患者更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增加牙龈脓包出现的几率。
三、牙龈脓包放任不管的危害:牙龈脓包若不及时处理,危害不容小觑。首先,炎症会持续破坏周围的牙周组织和牙槽骨,导致牙齿支持组织丧失,加速牙齿松动,严重时可能使牙齿无法保留。其次,口腔内的细菌及其毒素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引发全身感染,对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例如,心内膜炎、肾炎等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口腔感染有关。另外,反复出现的牙龈脓包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和进食,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因疼痛影响睡眠和情绪,给身心健康带来双重打击。
四、牙龈脓包的正确应对方法:一旦发现牙龈上出现脓包,切忌自行挤压或挑破,以免导致感染扩散。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前往正规口腔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先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结合X 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是根尖周炎引起的脓包,一般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消毒并严密充填根管,消除根尖周炎症,促进脓包消退。对于牙周炎导致的脓包,则需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包括洁治(洗牙)、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炎症。若为冠周炎引发的脓包,医生会先局部冲洗上药,待炎症缓解后,根据智齿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拔除。
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推荐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工具,减少口腔细菌滋生。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恢复。
五、预防牙龈脓包,从日常口腔护理做起:预防牙龈脓包,关键在于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早晚两次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 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定期到口腔医院洗牙,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及时清除牙结石和牙菌斑。此外,要重视牙齿龋坏的治疗,一旦发现牙齿有龋洞,应尽早补牙。对于智齿反复发炎的情况,可咨询医生意见,考虑预防性拔除。同时,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控制血糖等指标,也有助于降低口腔感染的风险。
总之,牙龈上的脓包虽小,却关联着口腔乃至全身的健康。了解其成因、危害及正确处理方法,做好日常口腔护理,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问题。当牙龈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是守护口腔健康的关键。
(科普作者姓名:秦帅华,现职称:主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