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孙平华:小儿疝气手术,麻醉对孩子有影响吗?
时间:2024-12-26 17:33:26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小儿疝气是儿童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麻醉作为手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常常让家长们忧心忡忡,担心麻醉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一、小儿疝气手术为何需要麻醉

  手术需求:小儿疝气手术虽然在外科手术中不算复杂,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会让他们难以配合。如果孩子在手术中乱动,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还可能导致手术意外的发生,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麻醉的作用:麻醉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安静的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合适的麻醉还能减轻孩子的应激反应,避免因手术刺激导致的身体过度反应,有利于孩子术后的恢复。

  二、小儿疝气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这是小儿疝气手术中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通过吸入、静脉注射等途径将麻醉药物送入孩子体内,使孩子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失去意识和痛觉。全身麻醉可以让孩子在手术中完全放松,便于医生操作。而且,现代的全身麻醉药物起效快、代谢也快,在手术结束后,停止给药,孩子能在较短时间内苏醒。

  椎管内麻醉(半身麻醉的一种):在一些情况下,也会采用椎管内麻醉。这种麻醉方式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阻滞相应部位的神经传导,使下半身产生麻醉效果。不过,由于小儿的椎管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椎管内麻醉的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对麻醉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所以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相对不如全身麻醉广泛。

  三、麻醉对孩子身体的影响

  呼吸系统:在麻醉过程中,尤其是全身麻醉,孩子的呼吸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但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孩子的呼吸情况,通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手段保证孩子的呼吸功能正常,维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确保孩子的生命体征稳定。一旦手术结束,麻醉药物作用逐渐消退,孩子的呼吸功能也会随之恢复正常。

  循环系统:麻醉药物还可能对孩子的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引起血压下降、心率改变等。这是因为麻醉药物会抑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然而,麻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麻醉药物剂量、给予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来维持孩子的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内。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排出,循环系统的这些变化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四、麻醉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

  动物实验与研究:早期的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某些麻醉药物可能会对幼年动物的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损伤,影响其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家长们的极大关注和担忧。但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实验的条件与临床小儿麻醉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简单地将动物实验结果直接类推到人类儿童身上。

  临床研究与观察:大量的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发现,在正常的麻醉剂量和手术时间范围内,小儿接受麻醉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长期认知功能障碍。例如,多项针对接受过小儿疝气手术麻醉的孩子的长期随访研究显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其智力发育、学习能力、记忆力等方面与未接受过麻醉的同龄人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现代麻醉技术不断发展,麻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精确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最大程度地减少麻醉对孩子大脑发育的潜在影响。

  五、如何降低麻醉风险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询问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了解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疾病、心肺功能状况、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判断孩子对麻醉的耐受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降低麻醉风险。

  专业的麻醉团队: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麻醉医生和专业的麻醉团队至关重要。他们熟悉小儿的生理特点和麻醉药物的特性,能够在麻醉过程中准确把握药物剂量和给药时机,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麻醉的安全和有效。

  先进的监测设备:手术过程中,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如多参数监护仪、麻醉深度监测仪等,可以实时监测孩子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通过这些设备,麻醉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体的细微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保障孩子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在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对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应相信现代医学的技术和麻醉医生的专业能力。在孩子需要进行手术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让孩子能够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恢复健康。

  (社旗县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 孙平华)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