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健康体检日益普及的今天,肺结节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当体检报告上出现 “肺结节” 字样时,很多人都会感到紧张和担忧。其实,了解肺结节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应对这一常见的肺部病变。对于这种情况我给大家做一期科普,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益。
一、肺结节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这是发现和诊断肺结节的常用方法。
X 线胸片:作为初步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发现肺部较为明显的结节。但它对于较小的结节(直径小于 5mm)以及位于肺部深部的结节,诊断能力相对有限,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CT 扫描:是目前诊断肺结节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细节,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特别是高分辨率 CT,能够更精准地发现微小的肺结节,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PET-CT 扫描:不仅可以确定肺结节的位置和大小,还能通过检测结节的代谢活性,帮助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一般来说,恶性结节的代谢活性通常较高。
(二)病理学检查
这是明确肺结节性质的 “金标准”。通过获取肺结节组织标本进行检查,能准确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支气管镜活检:通过支气管镜深入到肺部,直接获取结节组织。适用于靠近中心气道的肺结节。
经皮肺穿刺活检:在 CT 或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经皮肤穿刺进入肺部结节,取得组织样本。对于外周型肺结节较为常用。
胸腔镜手术:在胸腔镜下直接观察并切除结节,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结节位置较深或性质难以明确时,可能会采用这种方法。
(三)血液检查
部分肺癌患者的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等会升高。然而,这些指标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肺癌,因为一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升高,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血液肿瘤标志物来诊断肺结节。
二、肺结节的处理策略
(一)观察随访
对于直径小于 8mm 的良性肺结节,以及一些无症状的恶性肺结节,通常会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在随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 CT 扫描),密切关注肺结节的大小、形态等是否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开始时随访间隔较短,如 3 - 6 个月复查一次,若结节稳定,后续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
(二)外科手术切除
当肺结节被高度怀疑为恶性,或者是良性肺结节但已经引起明显症状时,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根据结节的位置、大小和性质等因素,可选择楔形切除术(切除部分肺组织)、肺叶切除术(切除整个肺叶)或肺部全切除术等。手术的关键在于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以维持患者的肺功能。
(三)放疗和化疗
对于那些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恶性肺结节,或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放疗和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直接照射病变区域,破坏癌细胞的 DNA,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化疗则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进入血液循环,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分裂增殖。
(四)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也为肺结节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物,设计相应的药物进行精准攻击,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总之,肺结节虽然常见,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的诊断和处理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不必过于恐慌。同时,采取戒烟、避免接触污染等预防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肺结节发生及加重的风险。
(科普作者姓名:宋相瑾,现职称:主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