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人体的奥秘殿堂中,心脏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器官之一,它昼夜不息地跳动,为全身输送生命的血液。为了监测这一重要器官的健康状况,心电图(ECG)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能够帮助医生识别心脏的健康状态,以及在出现异常时迅速定位问题所在。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在于捕捉心脏跳动时产生的电信号。心脏的肌肉细胞在收缩与舒张过程中会释放电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体内的导电组织迅速传递,形成一系列有序的波形。心电图机通过胸部的电极片,将这些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图,供医生分析诊断。在正常情况下,心电图波形呈现出特定的规律,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代表了心房的去极化、心室的快速去极化以及心室的复极化过程。
然而,当心脏出现病变或功能异常时,心电图波形便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如同心脏的“异常信号”,提示我们心脏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信号及其可能的含义: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之一,它指的是窦房结发放电冲动的频率不规律,导致心跳快慢不匀齐。窦性心律不齐本身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婴幼儿、青年和老年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窦性心律不齐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即可。然而,若窦性心律不齐伴随其他症状,如心悸、胸闷等,或是由病理性因素(如冠心病、颅内压增高等)引起,则需及时就医。
窦性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指的是心率超过100次/分钟,而窦性心动过缓则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速可能由情绪紧张、使用药物、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因素引起,而窦性心动过缓则可能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或老年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的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并非严重问题,但若伴随其他症状或是由潜在疾病引起,则需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心脏某一部分的电活动延迟或缺失。心电图上,传导阻滞可能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后QRS波群脱落或PR间期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则表现为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等。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药物作用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QT间期延长:QT间期是心电图上从QRS波群的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QT间期延长可能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QT间期延长可能由某些药物、电解质异常或遗传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心肌肥厚:心肌肥厚是心脏肌肉层增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能由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引起。心电图上,心肌肥厚可能表现为QRS波群电压增大、电轴偏移等异常波形。然而,心电图对心肌肥厚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因此还需借助超声心动图、X线等进一步检查来确诊。
面对心电图的异常信号,我们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应对策略是及时就医,向专业医生咨询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医生会根据心电图的具体表现、患者的症状以及个人病史等综合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促进心脏健康的恢复。
(张绍蕊 原阳县中心医院 心肺功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