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结肠癌 CT 诊断:洞察肠道“隐患”的科技之眼
时间:2024-12-17 16:26:44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幕后功臣”,而结肠癌却似一颗隐匿的“定时炸弹”,悄然威胁着健康。早期结肠癌症状轻微、隐匿,常被误以为是普通肠胃不适,一旦进入晚期,治疗棘手,预后欠佳。关键时刻,CT 检查宛如精准的“侦察兵”,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发挥关键作用。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结肠癌的CT诊断应用,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益。

  一、CT 扫描:肠道的“透视相机”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工作原理精妙绝伦。它发射 X 射线,环绕人体腹部多角度“拍摄”,探测器快速收集穿透结肠及周边组织的 X 射线信息,计算机将海量数据整合、运算,重构出高清的结肠横断面影像,直观呈现肠道内部与外部结构,犹如把肠道层层剥开细细查看。

  二、结肠癌在 CT 上的”蛛丝马迹”

  1. 肠壁增厚与肿块:正常结肠壁薄且均匀,罹患结肠癌时,肠壁像是被偷偷注入填充物,不规则增厚,触感般的黏膜层、肌层界限模糊;还会形成软组织肿块突出肠腔,形状多样,边缘或毛糙如锯齿,质地也因肿瘤成分不同而有差异。

  2. 肠腔狭窄与梗阻:肿瘤肆意生长,侵占肠腔空间,致使肠管狭窄,仿若水管被异物堵塞,严重时引发肠梗阻,CT 图像里近端肠管扩张、积气积液,与狭窄段形成鲜明对比。

  3. 周围组织侵犯:恶性肿瘤野心勃勃,会向周边“开疆拓土”。侵犯结肠旁脂肪,原本清晰的脂肪间隙混入条索状影;累及临近脏器,如膀胱、子宫、输尿管,它们与结肠间边界不再分明,甚至出现粘连;要是包绕血管,血管轮廓扭曲变形。

  4. 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还会“派军”转移至淋巴结,CT 可见结肠周围、肠系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短径超 1 厘米大概率是癌细胞“安营扎寨”的信号。

  三、CT 检查前的必要准备

  检查前肠道准备至关重要。需提前 1 - 2 天低渣饮食,减少食物残渣干扰;检查当日空腹,口服泻药清洁肠道,让结肠干干净净迎接扫描;有时还需按医嘱服用适量对比剂,充盈肠道,病变在对比映衬下原形毕露;扫描全程保持静止、平稳呼吸,避免因身体晃动生成模糊伪影。

  四、CT 虽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CT 对中晚期结肠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面对微小病灶,直径小于 0.5 厘米的早期癌变,分辨率受限,容易“看走眼”;肠道蠕动、患者肥胖等因素也会催生伪影,干扰判断。故而,临床诊断常结合肠镜检查,肠镜能直击病灶、精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也不可或缺,CEA(癌胚抗原)、CA19 - 9 等指标升高可为诊断提供辅助线索。

  CT 诊断为揪出结肠癌燃起希望之光,让患者有机会早期干预、科学治疗。倘若近期反复腹痛、腹泻、便血,或是排便习惯莫名改变,千万别掉以轻心,及时借助 CT 及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和精准治疗,重掌健康主动权。

  (科普作者姓名:梁盼,现职称:副主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放射科)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