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胃肿瘤CT 诊断:开启胃部疾病的“透视眼”
时间:2024-12-16 16:25:41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胃,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关键“阵地”,每日辛勤处理食物,可有时却会悄然长出肿瘤。胃肿瘤有良恶性之分,早期症状隐匿,常与普通胃病混淆,极易被忽视。关键时刻,CT 检查化身胃部的“透视眼”,助力医生精准识别肿瘤,为后续治疗筑牢根基。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胃肿瘤的CT诊断,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益。

  CT 扫描:胃部全方位检查的“探测器”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原理类似给胃部做精细“分层剖析”。检查时,仪器从多角度发射 X 射线穿透胃部,探测器快速捕捉穿过后的射线信息,再经计算机复杂运算,重塑出胃部横断面影像,将胃壁、胃腔以及周边组织清晰呈现,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

  胃肿瘤在CT 上的典型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壁改变:正常胃壁薄且质地均匀,层次分明。出现肿瘤时,胃壁首当其冲发生变化。良性肿瘤多使胃壁局限性、均匀性增厚,边界较清晰,形态规则;恶性胃肿瘤则致使胃壁呈不规则增厚,各层次界限模糊,仿佛壁垒被肆意破坏,黏膜面毛糙,有时伴有溃疡形成。

  2.肿块征象:胃内长出软组织肿块是肿瘤常见特征。良性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质地相对均匀,对周边组织仅轻度挤压;恶性胃肿瘤形成的肿块外形常不规则,边缘如锯齿般锐利、毛糙,还向胃壁深层及周围脏器“进犯”,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

  3.周围侵犯及转移:恶性胃肿瘤极具“侵略性”。它会侵犯胃周脂肪,原本清晰的脂肪间隙被条索状影占据;累及临近脏器,如肝脏、胰腺、脾脏,致使脏器边界模糊,脏器间出现异常粘连;若发生淋巴结转移,胃周、腹腔淋巴结肿大,直径超1 厘米便可能藏有癌细胞;远处转移时,CT 甚至能发现肺部、骨骼等部位异常病灶。

  CT 检查前的关键准备:要想CT 精准“发力”,检查前准备不可少。需空腹 6 - 8 小时,排空胃部,以免食物残渣干扰成像;部分情况要按医嘱口服对比剂,分阳性、阴性两种。阳性对比剂可勾勒胃壁轮廓,阴性对比剂让胃腔充盈,病变无处遁形;扫描中保持身体静止,平稳呼吸,避免因晃动产生模糊伪影。

  CT 并非万能,综合诊断是关键:虽说CT 对胃肿瘤诊断价值颇高,但也有短板。早期微小肿瘤,直径小于 0.5 厘米,受 CT 分辨率所限,容易遗漏;胃部蠕动频繁、患者肥胖等因素易引发伪影,干扰医生判断。所以,临床确诊胃肿瘤不能仅依赖 CT,常结合胃镜检查,胃镜可取组织活检,精准判断肿瘤良恶性;肿瘤标志物检测也能辅助诊断,癌胚抗原、糖类抗原 CA72 - 4 等指标变化为诊断添依据。

  CT 诊断为胃肿瘤防治打开“洞察之窗”,让隐匿胃部的肿瘤尽早现形。日常若反复胃痛、胃胀、食欲欠佳,及时就医,医生会用 CT 及各类检查锁定病因,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争取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科普作者姓名:梁盼,现职称:副主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放射科)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