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为什么说肺毛霉病为何比其他肺真菌病难治呢?
时间:2025-03-05 16:26:05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在肺部真菌感染疾病的范畴中,毛霉感染性肺炎(肺毛霉病)堪称棘手难题,相较其他常见的真菌感染,其治疗难度显著更高。这背后存在着诸多复杂因素,深刻影响着治疗进程与患者预后。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首先了解一下毛霉独特的病原菌特性

  侵袭力与生长速度:毛霉具有极为强大的侵袭能力。一旦人体免疫防线出现漏洞,它便迅速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与其他真菌不同,毛霉能够快速侵入肺血管,在血管内扎根并大量繁殖。其生长速度惊人,短时间内便能形成大量菌丝。例如,在适宜条件下,毛霉的菌丝每天可生长数毫米,快速增殖的菌丝会导致血管栓塞,使局部肺组织的血液供应急剧受阻。相比之下,一些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其侵袭血管的能力较弱,生长速度也相对缓慢,给治疗争取了更多时间。

  耐药性特点:毛霉对多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存在天然耐药性。以氟康唑为例,这一药物在治疗念珠菌等真菌感染中效果显著,但对毛霉却几乎毫无治疗作用。毛霉的细胞壁结构特殊,其组成成分与其他真菌有所差异,使得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合成或细胞膜功能的药物难以发挥效果。而且,由于毛霉感染相对少见,针对它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进展较为缓慢,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种类有限,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难度。

  毛霉的复杂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点

  组织损伤与炎症反应:毛霉感染引发的组织损伤机制复杂且严重。血管栓塞导致肺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坏死。与此同时,毛霉感染会触发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不仅会加重肺部的炎症损伤,还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后,免疫系统受损,感染毛霉后,肺组织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坏死,炎症迅速扩散至全身,使得治疗更加困难。而像曲霉感染等其他肺部真菌感染,虽然也会造成组织损伤,但炎症反应的程度和速度相对毛霉感染要缓和一些。

  与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肺毛霉病多发生在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接受器官移植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这些基础疾病本身就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为毛霉感染创造有利条件。更为棘手的是,毛霉感染后又会进一步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以糖尿病患者为例,高血糖状态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白细胞对毛霉的吞噬和杀灭能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毛霉。而毛霉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又会干扰血糖的代谢,导致血糖更难控制,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相比之下,其他真菌感染与基础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弱,治疗时面临的阻碍相对较少。

  毛霉诊断的困难性

  微生物学检查的挑战:在诊断毛霉感染性肺炎时,微生物学检查存在诸多难题。毛霉的培养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和严格的培养条件,且培养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才能得出结果。在等待培养结果的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可能已经迅速恶化。而且,毛霉在痰液等样本中的检出率并不高,即使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样本,也可能因采样部位不准确等原因无法检测到毛霉。与之相比,一些其他真菌感染,如念珠菌,在常规培养基上就能较快生长,检测相对容易,能够为早期治疗提供及时依据。

  影像学特征的非特异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肺毛霉病的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胸部 X 线和 CT 虽然能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如结节影、空洞影等,但这些表现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曲霉病、肺结核等有相似之处,难以仅凭影像学结果准确区分。例如,毛霉感染和曲霉感染在 CT 上都可能出现晕征和空气新月征,这就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而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诊断的困难无疑为毛霉感染性肺炎的治疗增添了阻碍。

  总之,肺毛霉病因其病原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上的困难,使得它比其他真菌感染更具治疗挑战性。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医疗工作者在面对肺毛霉病患者时,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策略,同时也提醒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应对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

  (科普作者详姓名:李鋆璐,现职称:主治医生,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呼吸重症监护病区)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